日前,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新时代宣传工作领域的主干性、基础性党内法规,对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定位作用、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写好宣传思想工作“奋进之笔”提供了基本遵循。做好新形势下民族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融入思想学、结合职责学、聚焦问题学、提升能力学,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各族师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记初心使命
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政治工作,肩负着举旗定向、价值引领、筑牢根基的重要使命。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把传播党的思想、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作为民族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第一要务、第一职责、第一担当,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以贯之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增强工作针对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种好“责任田”,巩固、发展和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守好前沿阵地。要完善工作联动机制,构建“大宣传”“大思政”工作格局,实现校内校外融合联通、课内课外深度融通、全员育人协同畅通、各族师生同向贯通,形成施策合力、协同发力。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党管媒体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根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网、办台,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切实抓好校园各级各类传播平台管理。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奏响奋进旋律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实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和资源,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师生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做新时代信仰信念信心坚定的奔跑者和追梦人。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围绕“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要论断,抓好形势宣传,引领师生进一步胸怀大局、着眼大事,深刻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把奋斗融入时代主题,把担当作为价值尺度,勇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民族院校还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创新推进“五个认同”教育,着力讲好各族师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不断增强各族师生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师生自觉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成就精彩人生。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时度效要求。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注重一个“稳”字,聚焦一个“实”字,围绕一个“进”字,用扁平化思维连接师生,以全媒体意识引领舆论,以创新者心态改进宣传方式,既能“面对面”,也能“键对键”,双向畅通,多维贯通,找准舆论引导的契合点、共振点和共鸣点,把握时、度、效三个要点,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厚植文化土壤
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的“六个下功夫”要求,尊重个性化,坚持主体性,聚焦实效性,创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和基础,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一体”的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永葆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以铁的担当扛起新时代使命。
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在广大师生中组织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引导各族师生深怀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力践报国之行。
把坚持文化自信作为根本支撑。文化自信是实现价值引领的关键要素。要大力实施“文化育人”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寝室、进班级、进支部、进网络、进社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民族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坚持推动守正创新,主动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进入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强调“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这对宣传思想工作写好新时代“奋进之笔”提出了殷切希望。民族院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的要求,不断推进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提质增效。
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践行“深度融合,移动先行”理念,主动适应校园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和各族师生个性化、场景化、体验化的媒介生活,着眼平台、内容、人力、管理四个维度,有效整合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两微一端”等校园媒体资源,推动从“相加”向“相融”转变,逐步形成“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新格局。
提升宣传思想工作者“四力”。民族院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应全心投入到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实践中,切实在提高政治能力、增强业务本领、锤炼优良作风上下功夫,掌握“看家本领”,练出好把式、真功夫,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使新闻宣传报道更接地气、聚人气,更有情感、有温度,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坚持内容为王。把意义构建和价值传递作为新闻内容生产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围绕重大主题、重要活动、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多角度策划、多元素融合、立体式展现,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从而更好地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宣传部)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