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和田,秋高气爽。走进享有艾德莱斯绸故乡美誉的和田市吉亚乡,处处可见有着艾德莱斯绸图案设计的装饰,几乎家家户户庭院里都可见纺织、扎染的场景。
“这块丝绸是用天然染料扎染而成……”和田市吉亚丽人艾特莱斯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吐尔艾力·麦苏木,正带领北京游客参观艾德莱斯绸传统手工工艺作坊。
今年53岁的吐尔艾力是和田市吉亚乡艾德莱斯绸第八代传承人。
吐尔艾力告诉记者,他的技艺传自父亲麦苏木·艾拜都拉。今年84岁的父亲虽然已不再织艾德莱斯绸,但在吐尔艾力心中,永远是他学习的榜样。“我从小跟着父亲,他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看着父亲日复一日地干着同一件事情,当时我觉得挺无趣。”吐尔艾力说。
吐尔艾力回忆,当时的艾德莱斯绸花色单一、质量一般,但仍受到当地农民喜爱。“当时我还小,就觉得这事情费时间、耗精力,后来我才真正明白,传统工艺的传承精神才是父亲最想留给我的。”吐尔艾力告诉记者,父亲如今卧病在床,但是提到艾德莱斯绸,他常叮嘱的就是一定要把传统工艺保护好、传承下去。“父辈留下的‘宝贝’不能丢。”吐尔艾力说。
走进艾德莱斯绸传统手工工艺编织间,只见老艺人熟练地挥动梭子、踩下踏板,古老的织布机“吐”出精美的艾德莱斯绸。
“传统的丝绸手工制作需要煮茧、抽丝、扎染、手工织绸等工序,全由一个人完成,一个月才能做成一件衣料。”吐尔艾力介绍,如今,制作艾德莱斯绸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抽丝、染丝,但现在有纺织机,可以更快地生产,而且每道工序有专人负责,效率很高。
虽然别家已经广泛使用纺织机,但从公司1997年成立至今,吐尔艾力一直坚守着古老手工编织艾德莱斯绸的技艺,纯手工制作带动了近百人就业。
2008年,传统的艾德莱斯绸制作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更加坚定了吐尔艾力坚守传统的决心。但如何让传统工艺与现代接轨,成了吐尔艾力的心头大事。
“虽然我们在工艺上要坚守传统,但是在图案、配色、销售方式以及公司的运营模式上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吐尔艾力说。
不断更新和设计新的图案、收集和学习更多天然染料的制作、通过互联网+旅游增加销量等做法,让吐尔艾力创办的吉亚丽人公司生产的艾德莱斯绸成了乡里的一张“名片”。
如今,吉亚丽人公司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艾德莱斯绸生产基地。“今年初到现在,我们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国内外的都有,他们都喜欢手工制作的产品。目前我们准备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艾德莱斯绸的图案和花色,让更多的游客享有定制版艾德莱斯绸。”吐尔艾力说。
不仅如此,吐尔艾力还在艾德莱斯绸产品呈现形式上下了大功夫。以前织出的艾德莱斯绸就是一块绸子,顾客各自买回去做成连衣裙穿,但是该公司近两年设计创作了很多衍生产品,如领带、钱包、遮阳帽、手提包、背包、抱枕等。
“传统的技艺不能摒弃,先进的理念也必须吸收,只有把传统的手工技艺加入现代元素,才能编织出更美的艾德莱斯绸,才能不负父亲的嘱托,让更多的人依靠传统技艺增收致富。”吐尔艾力说。
据了解,目前和田市吉亚乡的艾德莱斯绸年产量达到50万匹,为近千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当地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文化+旅游”等发展模式,组织成立了53个艾德莱斯绸合作社、村办企业,带动了村民脱贫增收。
和田市吉亚乡党委书记程毅说:“下一步我们主要是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提升艾德莱斯绸的品质,并进一步规范市场销售,完善产业链,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增收致富。”
(编辑:程艳)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