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到2.16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89%,200个贫困村脱贫退出,合作等6个县市实现脱贫“摘帽”,其余2个县计划今年脱贫“摘帽”。
一、打好脱贫政策“组合拳”。一是围绕政策抓项目。有力有序组织实施了产业培育、技能培训、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住房保障、易地搬迁、生态扶贫、兜底保障、整体提升、精神扶贫“十大工程”。2012年以来,围绕精准脱贫“十大工程”,全州落实到位各级扶贫专项资金48亿元。二是围绕目标抓关键。严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退出时序、退出标准、退出程序、核查对比、评估检查“五个关口”, 今年新识别贫困人口33户142人,清退历年不符合条件人口30户92人,返贫10户42人,恢复历年剔除不准人口35户35人。三是围绕职能抓落实。细化行业部门和帮扶单位职责,省州县乡872个帮扶单位2.07万干部定点帮扶669个村,全州30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扎贫困村开展帮扶。今年上半年,3.89万干部入户9万余次,帮办实事3858件,自筹项目等资金1100.4万元。
二、算好绿色发展“长远账”。一是全面实施生态治理项目。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和流动沙丘、沙化草地、黑土滩综合治理等生态扶贫项目,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选聘生态管护员9752人。二是纵深开展“环境革命”。组织全州干部群众在城区、乡村和景区大打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战和持久战,创造了全域干净宜人的旅游环境,实现了全州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目标。三是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立足农牧村经济、生态、产业实际,整合生态文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层党建等工作指标要求,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实施“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目前,全州已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303个,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有效带动30多万农牧民群众(贫困户8.49万人)参与家乡建设、投身产业发展。
三、下好产业增收“先手棋”。围绕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布局,农牧产业上,着力培育牛羊养殖、藏中药材等八大地方特色产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联社+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生态畜牧业效益明显提升,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州贫困村实现合作社和集体经济全覆盖,组建联合总社12个,13.36万贫困人口通过参股经营获得稳定分红。旅游产业上,打造碌曲县“生态尕秀村”等旅游专业村167个,农牧家乐1784家,为3.8万农牧民群众就地就近实现旅游增收搭建了平台,甘南旅游扶贫减贫模式入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电商服务上,全州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8个、乡镇服务站89个,农畜产品上网销售达到1.6亿元。就业扶贫上,每年完成劳务输转12万人次以上,创收20亿元以上;建成扶贫车间104个,就地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3806人;1.56万名贫困人口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从未就业贫困家庭大学生中招考659人从事乡村扶贫工作。
四、发挥东西协作“新动能”。积极推进天津对口援藏、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组部、中海油等部门企业对甘南州定点帮扶,协调推进省内“七市九企”对口援藏。近5年来,全州落实中央和省级各项帮扶资金19.4亿元。目前,天津8个区已与甘南州7县1市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关系,双方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30多项。目前,已有207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交流挂职,天津市高校为甘南州定向培养医学本科生687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10家医院对州人民医院以“院包科”的方式实施支援,并延伸到乡镇、村组。
五、织密民生改善“保障网”。安全饮水方面,农牧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情况良好,全州农牧村饮水安全率达到100%。危房改造方面,累计消除农牧村危房9.98万户。对新增存量危房动态管理,发现一户、建档一户、改造一户、销号一户,全州住房达到安全标准。交通方面,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目前正在重点实施“畅返不畅”整治工程、撤并建制村硬化路建设和自然村硬化硬延伸工程。电力方面,建制村动力电实现全覆盖。在六县市建成村级光伏电站47座,辐射带动125个贫困村8063户贫困户实现“卖电”增收。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累计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3184户13625人,同步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和产业培育,达到了“易地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的目标。教育方面,扎实推进“全面改薄”项目,迭部等六县市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23%。学前到高中阶段所有在校生均享受到了包吃、包住、包学费的“三包”政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实现应贷尽贷。劝返失辍学学生5624名。卫生健康方面,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均达到85%以上,远程医疗会诊网络覆盖州县综合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120急救实现全覆盖。
六、念好监督引导“紧箍咒”。一是正向激励。制定全面的考核办法,健全正向激励和惩戒约束相结合的考核结果运用体系,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常态督查。严格执行 “月报告、季分析、半年小结、年度总结”工作制度,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各级联动的聚合放大效应。三是严肃整改。目前,全州认领查摆的中央、省级考核反馈的37个问题按进度计划,已整改完成20个,完成率54%,其余17个问题正在按时间节点抓紧整改。四是严格问责。通过重点抽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工作不力、敷衍应付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