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学生一起包饺子。 沈樑摄
8月20日中午,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南通中学校园内,一辆流动图书车格外引人注目。它是南通市图书馆为该校西藏学子提供送书上门的专车。
通过开设流动图书车、设立奖助学金、对西藏学生开展关爱帮扶……在彼此的关爱和付出中,南通中学各族师生以及南通市民用真挚的情感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得到了升华。
结对交往为抓手,共同搭建民族团结“同心桥”
南通中学从2002年开始招收西藏学生之时,便将“三个离不开”思想纳入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学校每学年都要举行“心手紧相连 汉藏一家亲——南通中学汉藏结对活动”,让每个普通班学生主动和西藏班的学生结对,开展联谊活动。每到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当地学生邀请西藏同学回家过节,共同感受节日氛围。
在邀请西藏学生“走进来”的同时,学校还提倡汉族同学走出去,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2015年,普通班的光止月等5位同学跟随西藏班同学一起返乡。在西藏的15天里,西藏班的孩子们带领他们走进自己的家中,用优美的祝酒歌和丰盛的藏族食品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在第二年学校的藏历新年联欢会上,光止月穿着一身藏装说:“这次西藏之行,3500米海拔上巴桑玉珍同学的关怀让我感动,旦增旺姆妈妈粗糙而温暖的手递来的煮糌粑让我难忘,白玛龙增跋涉两个小时送来的自制酸奶和干粮让我倍加珍惜。这份汉藏一家的浓浓亲情,我将珍藏于心底。”
南通中学副校长沈惠祥说:“在南通中学,汉藏间的结对关爱是双向的,藏族学生在感受温暖与亲情的同时,我们当地的学生和市民也体会到了藏族学生的纯朴与热情。”
文化交流为核心,共同打造民族团结“连心网”
结对只是基础,搭建起双向交流与交融的平台,才能让各族师生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博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在南通中学,94个学生社团中有相当一部分由汉藏同学联手打造,其中有14个社团由藏族学生负责。尤其是由汉藏学生联手打造的民族健身操社团和民族舞蹈社团,成为同学们共建社团、共谋发展的典范。两个社团的原队长、今年刚毕业的达娃央宗说:“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在相互学习和切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据南通中学校长成锦平介绍,作为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南通中学汉藏文化融合课程基地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后,该课程基地将成为学校师生、南通市民,乃至全国内地西藏班(校)及藏区学校在南通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展示和分享的场所和平台。
实践交融为载体,共同争当民族团结“暖心人”
今年清明节,南通中学西藏学生前往钟秀山烈士陵园,通过祭拜烈士等活动,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高二年级学生德吉旺姆的祖辈曾经是农奴。活动中她感慨万千地说:“没有党的领导,没有60年前的民主改革,很多西藏学生就没有坐在宽敞教室里读书的机会。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党和国家所提供的优质教育教学环境,勤奋学习,立志成材,回报社会;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建设美丽西藏作出自己的贡献。”
每年暑假,南通中学的西藏学生或深入农牧地区体验生活,或到城镇学校开展励志宣讲,或在当地社区、福利院进行志愿者服务。他们撰写的多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获得了团中央和国家民委的表彰。西藏学生嘎桑央宗的父亲说:“让孩子到农村和牧区去生活、去劳动、去交流、去磨炼、去感受,能学会很多书本里学不到的技能,能亲身体验到西藏农牧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从而坚定他们建设富饶美丽西藏的信心。”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