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是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首站,在临潢家园社区,习近平总书记了解社区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融合等情况。他强调,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前夕赴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这次他考察的临潢家园社区,正是这四个字的生动写照。
临潢家园社区是一个多民族群众聚居的社区,近年来率先打造“少数民族之家”特色服务综合体,以“家”的理念服务社区各族群众,进一步拓宽新时代民族工作新路径。
今天,我们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到临潢家园社区去看一看。
当笔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文体活动大厅时,刚排练完舞蹈的社区居民脸上挂满了汗水,他们并没有因为高强度的训练而感到疲倦,而是马上换下舞蹈服,手拿曲谱、站成两排,在市直属乌兰牧骑辅导员的带领下演唱歌曲《守望相助》,一派祥和的景象。
这是临潢家园社区打造少数民族之家特色服务的生动缩影。该社区是一个多民族群众聚居的社区,近年来,社区明确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创新服务为根本,积极构建相互融合嵌入的社区环境,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工作思路,于2018年打造了松山区首个“少数民族之家”特色服务综合体,为辖区各族居民提供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儿童成长关爱、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各族居民在文化上相互交流、在情感上相互认同、在生活上相互融合。
特色便民服务
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蒙汉双语服务窗口,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老人优待证办理指南》《民政低保申请服务指南》等双语材料。一名蒙汉双语兼通的志愿者,为前来办事的蒙古族居民提供双语服务。从年初到现在,他已接待了30多名蒙古族居民。
居民娜布琪说:“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以前办理一项业务需要很久,自从有这个窗口后,方便又快捷,办事快多了。”
在服务居民方面,社区依托公益律师、司法工作人员、民警、志愿者等开展了“法律开放日”“法务咨询即时通”“以案说法进社区”等法律服务活动。大川律师事务所每月的1号、15号入驻社区开展公益服务。特别是居民志愿调解员,在构建和谐共荣的民族关系中发挥了极大作用,让居民在“闲话家常”中化解纠纷、握手言和。
传承民族文化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社区一间活动室的墙上,挂着孩子们的撕纸和书法作品,展示了马头琴、手鼓、月琴等民族乐器。
正在做手工的小朋友王佳琪自豪地说:“我们在这里学习撕纸,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而且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据了解,除了教手工艺,这里也是蒙汉书法传习基地。“少数民族之家”党支部书记朝格,常年免费教授居民书法,为传承蒙汉语言文化、推动蒙汉语文学习使用作出了贡献。
在民族编织刺绣区,蒙古族居民钱梅正在蒙古袍上认真地绣花。钱梅今年69岁,她抚摸着一针一线绣制的蒙古袍,笑盈盈地说:“我的蒙古名字是扎拉嘎,是‘传承’的意思。”受家庭的熏陶,钱梅从小就喜欢针线活等手工艺。为了将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钱梅退休后担任起了社区民族手工艺传习人,“现在会做蒙古袍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社区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传承民族文化尽一份力。”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为此社区专门打造了一处儿童成长乐园,编辑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情故事集》。故事集既收录了杰出少数民族人物事迹,也收录了发生在社区的民族团结小故事,由社区志愿者担任民族团结故事讲习员,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
演出身边的故事 增进各民族交流
兴安乌兰牧骑于今年1月成立,队员都是兴安街道辖区内的居民文艺骨干。刚排练完的队员马玉华说:“街道、社区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请专业的老师指导我们排练,使队员们在业务上进步不少。我们一定会发扬乌兰牧骑精神,继续演出好的、接地气的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党的声音。”
据了解,兴安乌兰牧骑成立以来,为弘扬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作了积极贡献,表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受到了居民们的好评。下一步,他们将排演身边的好人好事,唱身边人、演身边事,宣扬正能量。
笔者在社区的照片墙上看到,图片和文字详细展示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等,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居民乌兰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这张照片是在社区举办的端午节活动上拍摄的,让我印象最深的美食是回族兄弟白彦峰做的馓子和油香。那天各民族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品尝美食、唠家常,好不热闹。”
如今,社区里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事小情相互帮助、扶持,形成了一个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的民族团结大家庭,守望相助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社区里灿烂绽放。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