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乐傈僳族山寨:澜沧江畔“山羊的歌舞”更加欢快
来源:新华网 吴济海 发布日期:2019-08-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位中年男女身着傈僳族服饰,分列两队,在队首领唱者的带领下,手牵手唱起民族歌曲,踏歌而舞。

  没有乐器伴奏,没有指挥。领唱唱罢,队员们一起合唱,始终面带微笑。悠扬欢快的歌声中,脚步踏着节奏跳摆搓跺,上身或是左右摇摆,或是前仰回望,舒展自然。从两列纵队自然过渡到手拉手围成一个圆,歌声没有停止,脚步不见停顿。跳着跳着,游客们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和队员们手拉手一起哼唱、跳舞。小小的广场宛如欢乐的海洋。

  这里是叶枝镇同乐傈僳族山寨。当地人告诉记者,他们跳的是傈僳族特色舞蹈阿尺木刮。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

  叶枝镇同乐傈僳族山寨,隶属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处澜沧江东岸的高半山区、横断山脉深处。山寨是阿尺木刮的发源地。

  从山下乘坐大巴盘山而上,近7公里的路程需行驶15分钟左右才能到达同乐傈僳族山寨。山势险峻,路无法修得很宽。在一些急拐弯处,大巴车需先刹车停下,倒车,司机再慢慢转向才能继续前行。当地人告诉记者,2017年的一场大雨曾冲毁这条上山的路。

  很快,一片阶梯状的深褐色木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它们一层层有序排列,好像镶嵌在山坡上。导游说,那就是傈僳族山寨。还来不及细看,随着山路的旋转,木屋又退出了视线。

  山寨门口由迪庆州政府立的石碑文告诉人们,这些全部用原木搭成的“木楞子”,就是同乐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群,是云南省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傈僳族传统村落。

  走进海拔2200余米的山寨,记者看到,村民们居住的“木楞子”,不用铁钉,取材于自然,大多是二层楼的井盖式木房,各家各户的门头上悬挂着山羊头。村民余信芝介绍,一层是给牲畜住的,二楼住人。

  村民房屋的旁边摆放着很多木材,那是人们生火做饭的材料。家家户户生火时,青烟从木结构的房顶冒出,整个山寨袅袅炊烟,和蓝天白云、郁郁青山互相映衬,如同美丽画卷。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同乐傈僳族山寨除了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还是“省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傈僳族文化底蕴丰厚。

  阿尺木刮,是傈僳族特有的文化传承项目。叶枝镇文化站站长罗娟介绍,阿尺木刮之所以称为“山羊的歌舞”,来源据说与傈僳族群众半农半牧、喜爱饲养山羊有关。曲调深沉悠远,如山羊长鸣,舞步多变。它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2006年,“傈僳族阿尺木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乐傈僳族山寨现有137户、600余人。“阿尺木刮”男队领唱余忠华是一位40多岁的壮实汉子,跳阿尺木刮已有20多年。他说,和村民们一起跳起阿尺木刮时,他很高兴。特别是有客人来,或是去香格里拉等外地表演时,心里更高兴,“因为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阿尺木刮”。

  余忠华的普通话表达不流利,站在他旁边的12岁的中学生李云涛当起了翻译。

  李云涛告诉记者,他从6岁就开始学阿尺木刮,“我们学校开了‘非遗进校园’的课,我在学校就学了阿尺木刮”。

  山寨的绝大多数孩子和李云涛一样,在五六公里外的叶枝镇上学。每周日下午,家长们把孩子们送到镇上去上学,下一个周六早上接回来。

  越来越多的傈僳族孩子通过接受教育走出大山。罗娟介绍,今年,同乐傈僳族山寨有4个中学生考上大学,是近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

  还有年轻人赴昆明、广东等地打工。叶枝镇工作人员介绍,有的女孩子出去打工后,远嫁广东、浙江,也有傈僳族的小伙子娶来了其他省份的女孩子。

  从山寨下山,大约8公里就可抵达澜沧江。江边,有村民们建的庄房,用来储存玉米、荞麦等粮食。附近一些村落因不再适合人居住,人们也开始往江边搬迁,建起新房。

  从山寨再往高处走,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牧场,有村民的“窝铺”,那是村民放牧时的住处。他们在那里照看羊、牛、猪,还要防备近年来因为生态好转而出没的棕熊袭击牲畜。

  村民告诉记者,如果牲畜被棕熊吃了,政府会补贴损失,以鼓励人们更好保护生态环境。但村民们还是希望在牧场保护好牲畜。村民们说,我们跳的阿尺木刮,就是山羊的歌舞,要保护好山羊。

(编辑:李鹏臻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