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园,也可以定制?
可以。目前,在丽江、禄劝、普洱等地建成的33个“定制药园”已初具规模,总种植面积约36万亩,2018年总产值约15.9亿元,其中认定品种种植面积约25万亩,认定品种总产值约12亿元;2018年度帮扶建档立卡户约1.6万户4.7万人,帮扶周边农户约6.5万人,据估算,带动周围建档立卡户每户增收约6000元。
2018年开始,云南省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88个贫困县建设100个“定制药园”,驱动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打造提升“云药”名片,布局全省生物医药和制药产业发展战略,加速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已成功打造了首批33个“定制药园”,今年将再建30个至40个,明年达到100个。
多部门联合打响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推进全省大健康产业和生物医药制药产业的发展,不断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物流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与消费品加工制造业等八大产业,并按照“一个产业、一支基金”的思路,分别设立了重点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产业集中投入,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
为充分发挥云南省药物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做强做大中药饮片产业,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018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结合云南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差距,围绕打造一流中药饮片产业体系,突出调结构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0条务实创新举措,彰显了云南将大力发展中药饮片产业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意见》第九条提出:推动医药企业到贫困县设立“定制药园”作为原料药材供应基地。2018年9月,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印发的《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及《意见》,省卫健委、省扶贫办、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5部门联合印发了《云南省实施“定制药园”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定制药园”方案),正式启动“定制药园”项目。这是省卫健委继健康扶贫工程之后,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又一重要举措。
各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职责,有力推进“定制药园”的建设工作。其中,省卫健委在推进健康扶贫的同时,发挥医药卫生行业优势,结合中医药发展推动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农户种植(养殖)大宗、道地中药材,实现增收致富,推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通过鼓励中药饮片、中药和以中药材作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企业或医疗机构参与“定制药园”,促进全省生物医药和制药产业快速发展、助推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
认定17种云南道地药材品种
“定制药园”如何建设呢,怎么选择药材品种呢?
“定制药园”方案明确,以我省道地药材资源分布图和种植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中药生产企业所需的大宗药材、新资源食品以及医疗机构使用量大的中药品种,并结合各地的土壤、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至2020年,在全省布局设立不少于100个“定制药园”。
2018年,建设指南确定了三七、天麻、重楼、当归、木香、石斛、白芨等20种云南道地药材品种、准入条件、工作步骤以及保障措施等,有序组织开展“定制药园”申报工作。2018年,全省共收到214家申报材料,经专家评审和现场核查,认定了三七、天麻、重楼等17个道地品种,在33个“定制药园”种植。与此同时,为提升企业和医疗机构参与“定制药园”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制药园”方案还明确,鼓励企业和医疗机构采用订单种植(养殖)、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鼓励企业在省内外中药材市场设立云南“定制药园”道地中药材专柜,打造“云药”品牌。在保障措施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支持药企设立“定制药园”并作为原材料供应基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优先采购和使用以“定制药园”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中药饮片。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院长和丽生介绍,2018年以来,全省相关部门围绕“定制药园”完善基础设施条件、科技攻关、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等,对通过认定的“定制药园”落实了具体奖补政策,9家单位经申报、初审、复核、专家评估、公示等程序,最后经省人民政府审定通过后获得相应资金补助。
目前,从全省种植区域来看,位于普洱市的“制定药园”数量最多,达到10家,其次是大理9家、丽江4家。
严格把关确认首批“定制药园”
“定制药园”的出现,吸引了全省很多药企和组织机构积极申报,在首批33个“定制药园”里,作为大健康产业和生物医药制药产业发展主阵地的昆明范围内,认定了1家“定制药园”。
这是因为,在认定首批“定制药园”时,种植基地必须要在全省88个贫困县范围内,相关部门严格把关,剔除了很多不符合申报认定标准的药企或组织机构。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定制药园”项目办负责人介绍,2018年,在全省214家“定制药园”申报材料里,昆明市有13家。在认定时,剔除了种植基地不在88个贫困县范围内的、种植品种不在20个定制品种之内的等不符合条件部分申报资料,初步留下了12份评审推荐申报材料,经专家评审和现场核查,最终确定昆明只有1家“定制药园”(昆明益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严把“政策关”筛选认定,这也是规范化建设“定制药园”的首道关卡,定制药园方案对认定条件作出了严格限定,明确“定制药园”申报主体必须为信誉良好的中药材生产企业、种植(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养殖)大户等;申报主体的种植基地应在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于2%的县、镇(乡)及行政村范围内,且属于所种植药材品种的主产区或道地产区;能切实带动所在地及周边贫困户增收(如土地流转、用工、入股分红等);具备一定建设规模,符合生态种植要求,药材质量达到药典标准以上等;定制品种将从药企和医疗机构大量使用的大宗药材或新资源食品原料中筛选,且为云南省道地药材。
帮扶带动11.2万村民增收
今年6月下旬召开的2019年“定制药园”工作推进会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培训会上,总结了2018年“定制药园”的工作,还介绍了2019年“定制药园”的申报工作情况,普洱、大理以及相关企业做了经验交流。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分别就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云南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中药材绿色有机认证进行了介绍,还对我省首批33家“定制药园”企业进行了授牌;玉溪华为政务云计算中心、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在会上为与会企业分别做了《国家中药材追溯体系》《中药材种植选择与产地加工》《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管理》的专题培训。
省卫健委副主任陆林介绍,全省“定制药园”工作已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8年,全省各州市共推荐申报了214个“定制药园”,经专家评审和现场核查,认定了17个品种的33个云南省首批“定制药园”,33家“定制药园”帮扶建档立卡户约1.6万户4.7万人,帮扶周边农户约6.5万人,合计帮扶带动11.2万村民增收。据估算,带动周围建档立卡户增收每户约6000元,33家“定制药园”总种植面积约36万亩,2018年总产值约15.9亿元,其中认定品种种植面积约25万亩,认定品种总产值约12亿元。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探索建立中药材产业全过程可追溯体系也有积极作用。
省卫健委要求,下一步要明确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完善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合作,进一步扩大品牌优势。具体来说,坚持把中药材产业扶贫与科技扶贫相结合,整合各类资源,成立专家委员会,从选种、育苗到大田栽培、采收、加工炮制等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开展集中培训,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材产业扶贫在注重“输血”的同时更注重“造血”;由省工信厅牵头负责,扶持含“定制药园”建设项目在内的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符合每年度《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支持方向和条件的“定制药园”,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申报,给予相应资金补助;鼓励“定制药园”实施科学无公害种植;通过绿色、有机认证的“定制药园”可向当地农业部门申请规范化基地建设资金。
建设可追溯体系打造中药名片
绿色蔬菜可以建设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定制药园”也可以建设一套可追溯体系,确保中药材的品质。
这棵当归原来种在哪块地里,那株三七产自哪个基地?今后,凡是“定制药园”种植出来的中药材基础信息都能让人了解到。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定制药园”项目办负责人表示,“定制药园”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不仅能保障云南中药材的品质,还对“定制药园”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起到有利作用。
自启动“定制药园”建设以来,由省商务厅牵头,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省食药监局和省卫健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药材及中医药追溯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鼓励中医药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建立中药追溯体系,及时准确地记录、保存药品追溯信息,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保障中药材质量和用药安全。与此同时,多个部门联合共同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陆林说:“目前我省建立国家级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281家,通过建立中药追溯体系,及时准确地记录、保存药品追溯信息,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保障中药材质量和用药安全。”
虽然“定制药园”可追溯体系建设还在逐步推进建设中,但这项工作给规范化建设“定制药园”和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却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下一步,省商务厅、省卫健委等多个部门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定制药园”中药材产业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确保全省“定制药园”出产的中药材从种植到加工都可追溯,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并逐步完善整套可追溯体系,力争把“定制药园”打造为云南省的一张优质中药材产地名片。(记者报道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供图)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