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 隋唐典籍中的“三交”书写  隋唐时期,有很多文人、僧侣和官员利用走出去的机会,搜集了大量边疆地区和域外的珍贵资料,并撰写了很多相关书籍,不仅使当时的人们开阔了眼界,了解到外部的世界,也记载和展示了当时中原和边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情况,其典型代表有《西域图记》《大唐西域记》《蛮书》等。2023-11-01
  • 《一统志》:元明清三朝“大一统”观念的缩影  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观念由来已久。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但已经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疆域观念;战国时期,纷争不断,孟子提出了天下“定于一”的主张;秦汉以后,“大一统”格局逐步形成和发展;及至元、明、清三朝,实现了统治疆域辽阔、政治局面稳定、民族融合进一步加深的局面。这一...2023-10-24
  • 披览史书,振兴儒学  十六国时期,为适应形势,十六国政权亟需从既往的历史尤其是两汉以来的历史实践中汲取走向一统的方略。这种汲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2023-10-19
  • 近代学术研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性转变。知识分子是近代中华民族自觉的重要引领者。古人鲜少使用的“民族”一词,正是在近代经由学者引介而广为流传的。20世纪初梁启超首次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之后,经由政界学界共同形塑,中华民族逐渐成为全体国人明确的身份认同符号,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象征意义。2023-10-11
  • 少数民族内迁与民族融合  汉末魏晋时期,居住在塞外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其中,匈奴遍居西北诸郡,尤以并州、河东诸郡居多;鲜卑各部中,东部鲜卑从云中、五原东抵辽水,北部鲜卑进入云中、五原、定襄诸郡,西部鲜卑活动于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羯人主要居住在并州上党郡、新兴郡一带,其中上党羯人隶属于匈奴左部,石勒...2023-09-27
  • 契丹的历史文化认同与辽朝的建立  历史上,我国北方曾存在、活跃过许多民族,少数得以建政权者大多是乍起乍兴,更多的则是作为部族群体,活动一段时期便融合进其他民族中。契丹作为一个部族群体活动了500余年,契丹真正建立政权,是在916年耶律阿保机废除契丹可汗的选举制,确立皇权世袭制。契丹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2023-09-19
  • 最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