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为什么自古以来我们对“石榴”情有独钟?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陆冰玉 发布日期:2025-05-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从古至今,有一种水果备受中国人喜爱,它就是——石榴。

  石榴原产于西亚的伊朗、阿富汗等地,在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于公元前1世纪传入我国。

图片

  ▲新鲜饱满的石榴。(图片来源:人民网 黄正伟 摄)

  石榴因外观圆润饱满、果实酸甜可口,以及如红宝石般的色泽,广为人们喜爱。更因其内部籽粒众多且紧密相连——“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在古代被赋予子孙满堂、家族兴旺的美好寓意。

  据《北齐书》记载,石榴常被当作新婚礼物,用以祝福新婚夫妇幸福美满、多子多福

图片

  ▲清代榴开百子纹刺绣。

  石榴花朵鲜艳、果形独特、果实丰硕,再加上美好的寓意“加分”,一直受到文人墨客、手工艺人的喜爱。

  由此,石榴纹应运而生,并频繁出现于各种器物的装饰中,如金银器、陶瓷、石窟壁画等。

  在老祖宗的顶级审美中,石榴纹蕴含着文化的交融与创意的碰撞。

  01

  “石榴纹”为何成为古人的“心头好”

  唐代人对石榴纹似乎格外偏爱。

  在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唐代鸳鸯石榴纹金盒上,精心雕刻着一对鸳鸯依偎在石榴花果之中,寓意着百年好合、多子多福。

图片

  ▲唐代鸳鸯石榴纹金盒,山西博物院藏。

  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的鎏金石榴花结纹银盒,通体鎏金,盖面捶揲出石榴花团纹,花瓣层叠,中心突出石榴造型。

图片

  ▲唐代鎏金石榴花结纹银盒。(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代工匠不仅在世俗生活的器具中精雕细琢石榴纹,还在佛国世界里留下满是象征生命力的石榴纹样。

  盛唐时期建造的莫高窟第194窟,视线所及之处都是各种石榴纹,就连威风凛凛的天王铠甲上都绘满了石榴纹,从中可以窥见唐代人对石榴纹的热衷。

图片

  ▲莫高窟盛唐第194窟主室西壁南侧彩塑天王腹甲图案(崔岩绘)。(图片来源:敦煌服饰研究公众号)

  在敦煌石窟壁画中,石榴纹常与其意义相近的葡萄纹、桃形纹组合,作为主题纹样出现于藻井中。

  之后,石榴纹不断与中国传统纹样组合,如与凤鸟纹、卷草纹、动物纹等结合,成为边饰点缀,丰富石窟装饰图案。

图片

  ▲初唐莫高窟第209窟,葡萄石榴纹藻井图案复原。

  宋代,石榴纹常出现在线条优美、工艺精湛的陶瓷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北宋定窑白釉印花缠枝海石榴纹笠式碗,内壁印缠枝石榴花纹异常清晰,反映了定窑印花瓷器高超的制作水平。


  ▲北宋定窑白釉印花缠枝海石榴纹笠式碗,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元代,青花瓷上的石榴纹多作为辅助纹样出现。此外,在服饰上也会看到石榴纹的应用。

图片

  ▲元代绮地印金石榴纹襟缘。该织物残片为一绮地印金石榴纹襟缘。丝织物上用金,原出于对豪华富贵的追求。印金出现甚早,元代更是盛行。(图片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明清时期,石榴纹多与柿子纹、桃形纹等组合成统一的画面,偶有单独的石榴纹饰。清康熙时期的素三彩暗花云龙花果纹盘,盘内壁绘有折枝石榴纹,构图饱满,仅以枝、叶、花、果等石榴自身形象进行装饰。

图片

  ▲明代青花折枝牡丹石榴纹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清代素三彩暗花云龙花果纹盘,故宫博物院藏。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受西洋绘画影响,石榴纹写实性增强,果实光影效果明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粉彩石榴纹撇口瓶,图案绘制细腻自然,色彩层次丰富,呈现吉祥美好之意。

图片

  ▲清道光,粉彩石榴纹撇口瓶,故宫博物院藏。

  02

  古人的巧思有多绝?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时尚单品中,石榴裙可谓榜上有名。

  鲜红的石榴裙,是古代女性衣橱里的必备款,就仿佛现代女性的包里少不了一根正红色口红一样。

图片

  ▲唐代《舞乐屏风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在唐代,石榴裙可是非常流行的时尚单品,就连武则天都说:“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杨贵妃对石榴裙更是喜爱有加。

  石榴纹在织绣艺术中也应用较广,这就不能不提到“三多纹”这一纹样了。

  宋元时期,石榴纹逐渐本土化,与佛手纹、桃形纹等组合,形成“三多纹”(佛手、桃、石榴)。

  佛手与“福”字谐音,寓意“多福”;桃子是长寿的象征,寓意“多寿”;石榴多籽,寓意“多子”。

图片

  ▲清乾隆,锦群地三多花卉锦,故宫博物院藏。

  三多纹中的福、寿、子寄寓着中国人传统的幸福追求,这一纹样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

图片

  ▲清代三多纹刺绣。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紫色漳绒福寿三多纹袷坎肩是一件典型的皇帝便服,既体现了皇家的尊贵,又展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图片

  ▲清代紫色漳绒福寿三多纹袷坎肩,故宫博物院藏。

  它采用紫色漳绒面料,织制了石榴、佛手、牡丹、蝙蝠以及万字和团寿等多种纹样。通过绒圈和割绒两种织造手法,使得纹样层次分明,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图片

  ▲清代三多纹织锦。

  在织绣中,石榴纹常被精心绣制,以生动的花瓣和籽粒展现其魅力。“榴开百子”的纹样寓意多子多福、家族兴旺。

  有时,石榴纹还会与荷花、牡丹等其他花纹结合,形成独特图案,增添色彩与生动性。

图片

  ▲清代多子多福纹缂丝。

  然而,石榴的美好寓意还不止于此。其籽粒饱满,紧密相依,象征着同心团结,这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生动写照——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构成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图片

  ▲2019年国庆群众游行中的“民族团结”方阵。花车采用石榴造型,寓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石榴纹,不仅是一个装饰纹饰,更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创新,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

  (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监制 | 闫   永  肖静芳 

  审核 | 清   风

  统筹 | 王彦龙 

  责编 | 才丽媛

  制作 | 郭欣欣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