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大社区“爱心托管班”活动。
品尝民族特色美食、鉴赏敦煌壁画、演绎皮影戏、跳竹竿舞……中南民族大学志愿者与青少年从古丝绸之路到当今的“一带一路”,跨越历史长河,观千年历史之演变,共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孩子们沉浸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有思考、有欢笑、有感动……
“石榴籽·同心乐学”课堂。
2025年寒假,中南民族大学“石榴籽•同心乐学”小学教育课程走进武汉市190个社区,面向青少年推出的寒假学堂公益托管班志愿服务。此次志愿服务累计招募50余名志愿者下沉社区,开设190余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沉浸式体验课程,为5700余名青少年儿童提供品德修养、科学素养、体育锻炼、美育熏陶、劳动教育、安全自护等系列志愿服务。
“石榴籽·同心乐学”课堂。
1月14日至18日,“石榴籽•同心乐学”走进中南民大社区,开展首期中南民大2025年青少年寒假“爱心托管班”。该校教育学院、文传学院、美术学院、民社学院、公管学院、体育学院、音舞学院、剪纸艺术协会、铸梦影戏社的32名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60名小学生精心设计绘制京剧脸谱、欢乐竹竿舞等17节特色课。
跳竹竿舞。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们在托管班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和自信。一位家长说:“孩子回家后兴奋地给我们展示他在课堂上制作的京剧脸谱,还主动分享了课堂上学到的故事和知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太用心了,我们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这次机会。”
“石榴籽·同心乐学”社区学生合影。
近年来,中南民大立足武汉市洪山区“大学之城”的科教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寒假托管服务新模式,通过校内外联动,缓解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与成长平台。“石榴籽•同心乐学”项目由该校团委指导,该校教育学院党委主办、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党支部承办。在课程设计上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充分融合民族高校特色,让民族团结教育扎根武汉市各社区“爱心托管班”,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课堂”,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展现了高校服务社会,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责任担当。
“丝路悠扬,民族情长”主题展示区。
据悉,该项目获批2025年武汉市青少年公益托管十大重点课程Ⅰ类项目。1月2日上午,中南民大团委书记徐其涛代表该校参与武汉市青少年公益托管寒假立项课程签约仪式。“石榴籽•同心乐学”团队成员于签约仪式前一日参加公益项目展示市集,精心打造的“丝路悠扬,民族情长”主题展示区,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前来“打卡”。
(中南民族大学供图)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