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凌晨,殷子爽回到了北京,但记忆还停留在南疆那个小村庄。离别前座谈时,12岁的纳扎开提·买合木提江眼含着泪说:“老师,谢谢您!”
这个寒假,殷子爽第一次来到新疆,参加了一次充满温暖的支教行动。
2024年12月10日,国家民委、全国妇联签署合作协议,启动“足球赋能 石榴花开”女大学生足球支教三年行动。2025年1月11日,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的2名教师、7名大学生作为首支行动队伍,来到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在前进村、群布斯村、徕宁村三个村开展为期10天的足球培训课程。殷子爽是其中之一。
“本来每个村计划培训20名女生,但3个村报名人数达140多人,其中有一半是男生。”殷子爽说。
1月18日,在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前进村,村里的孩子们正进行体能训练。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 摄
假期里希望孩子不要窝在家里,这是家长共同的愿望。当3个村的家长知道“家门口”有免费的足球课,他们都欣然支持孩子来上课。
“有一天很晚了,一位老爷爷到村里找我,问是否能让自己的孙女参加培训。”自治区妇联驻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前进村第一书记比里克孜·依明说,家长和孩子对足球运动的热情搅热了这个冬季。
殷子爽是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大三学生,也是学院女子足球队队长,“孩子们虽然基础薄弱,但他们眼里的光感染着我。”她说。
支教教师带来了障碍道具、足球,从最基础的踩球、带球、传球、体能训练开始教孩子们,大家训练认真、进步很快。
纳扎开提是喀什市第九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平日在学校不怎么喜欢运动的她如今也爱上了足球。“我担任了小队长,老师还奖励了我一个足球。”纳扎开提自豪地说,“学校的同学知道我在跟着北京来的老师上足球课,特别羡慕。”
1月18日,在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前进村,殷子爽在教村里的孩子带球。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 摄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为什么会选择在乃则尔巴格镇开展足球支教行动?其实这是他们第三次来到这里。
2023年2月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与自治区妇联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利用寒暑假期到新疆开展妇女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之前两次,他们来到村里,给孩子们上书法、扎染艺术、手工制作、科学小实验室等课程。这一次,他们把培训足球作为活动主题。
“我希望能让孩子们感受踢足球带来的快乐,在他们心里播撒热爱运动的种子。”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教师刘壮说。
(编辑:马永)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