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向同行 聚智聚识聚力——第三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侧记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海宁 发布日期:2024-10-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10月17日,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有关业务部门主办,武汉大学、湖北省民宗委承办的第三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在武汉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科研机构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地方民族工作部门的有关同志和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论坛。参会学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把握“两个结合”,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征程上,立足“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深刻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牢牢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叙事的话语权主导权,是学界的重要任务。

  国家民委专职委员秦宜智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最新遵循。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持续深化相关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加快形成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要积极创新、协同推进,共同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矩阵。

  在论坛主旨发言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发表演讲,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于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进行深入系统阐释,对域外学术界的错误观点作出有力回应。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从历史深处走来,从中华文明史中走来,从我们党的奋斗史中走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既是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巨大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说。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对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研究。”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院长何勤华认为,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法律体系也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五个共同”。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看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哲学基础的理论研究。

  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构应立足中华民族历史,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共同体的诸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阐释建构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范恩实认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系统梳理、深入研究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取向的形成及其历史面貌,从中发现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以此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总结、提炼出中华民族发展的理论逻辑。

  “论坛主旨演讲围绕‘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相关议题,提出了深刻见解,令人深受启发。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青年学者努力的方向。”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淼表示。

整合多学科力量,打造理论研究矩阵

  综合多学科、跨学科的力量,汇聚理论研究的强大合力,打造科学合理的研究矩阵,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大势所趋。

  论坛主旨发言环节,学者们表达了对多学科协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的期待。在分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就各自研究领域及所在单位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

  “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为支撑,同时吸收历史学、法学等多学科,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学校在新疆建设26个研究基地,助力地方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疆大学副校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顾光海说。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田飞龙介绍,法学院与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共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共同服务国家法治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法学研究等方面同向发力。“本次论坛将各学科的学者聚集在一起,设置多层次的主题,可以看到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动已经产生了一些前沿性成果。”田飞龙说。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齐子通认为,学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克服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更好服务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服务现实需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学术研究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观照现实。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研究院基地主任江国华说,武汉大学非常重视铸牢基地的建设,专门成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研究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方略等基础性、前沿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目前,一些地方在民族工作的一些领域已经形成典型经验,具有推广意义。个案的研究能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他山之石”。

  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研究员李俊良说,广东创新基层党建引领体制机制,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实施培根铸魂育人工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建互嵌式社会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非遗传承为载体,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拓展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西安交通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正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旨在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建立一套指标体系。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13个省份的调研工作。”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王伟表示,这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量化部分民族工作,为精准实施相应政策提供参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举办了三届,为大家展示学术成果、推进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创新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凝聚思想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各基地都能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有针对性开展专题研究,踏实做好调查研究,加强学科融合,培养青年人才队伍,更好地完成党中央赋予学界的光荣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说。

(编辑:王琪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