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中国人自己的“老钱风”?解锁古代女性的“时尚密码”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杨晓瑜 周宛霖 发布日期:2024-10-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很多人都知道,时尚圈今年的流量密码是“老钱风”。其特点用简单一句话归纳就是:不露声色的贵气。

  然而,对比起“老钱风”来说,让穿着者看起来自信不凡,更加英姿飒爽的,就是“马术穿搭”。早在几百年前,咱们古人就有了专属骑马战袍。

  想象一下,古时候的时尚Icon们,骑着马儿,风驰电掣间,一身无袖无领、对襟设计的比甲,简直帅炸了!

  说起来,这比甲可是个有故事的主儿,来头不小。

  据传是元代皇后察必为了给忽必烈解决骑马时的穿衣烦恼,亲手设计的。

  忽必烈北征回朝后,来到皇后察必宏吉剌氏宫中,他在换装时对皇后说:“我们的衣服在骑马射箭时太不方便了,总是碍手碍脚,很不利于活动。”

  皇后听后,当即拍板,“得改!”几天后,一款既不影响动作又美观的新衣服就出现了(“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 ,亦去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忽必烈一试,瞬间“种草”,从此比甲风靡开来。

  时间快进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汉服复兴,但比甲是凭借实用与时尚并存的特点,成功保留了下来,连皇帝朱瞻基都爱穿。

  (下图这造型,霸气侧漏有木有?)

图片

  ▲《朱瞻基行乐图像》中戴帽穿比甲的帝王形象,明 商喜绘。

  到了明代,比甲不仅在骑马时穿着,还成了小姐姐们的日常穿搭神器。

  明代小姐姐们的衣服分两大派:正式范儿的礼服和日常溜达的常服,种类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比如衫、袄、裙、比甲、霞帔、褙子……这些衣裳,设计灵感大多来自唐宋的潮流风向标——上襦下裙的“经典CP”。

  比甲与褙子、披风等同属于外穿衣物,不仅穿着方便,还适合与其他服饰配套叠穿。搭配立领衫、交领衫、袄裙,层层叠叠,那叫一个风流灵巧、雅丽纤细。

  明代小说中有许多关于比甲的描写,尤其比甲与衫、袄、裙的颜色搭配十分亮眼,如《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就写到,一位妇人在绿色织金袄外罩了一层浅红色的比甲,下穿鹅黄色绣裙,脚上穿着高底花鞋。(“妇人穿一件织金官绿纻丝袄,上罩着浅红比甲;系一条结彩鹅黄锦绣裙,下映着高底花鞋。”)

  可别小瞧这个色彩搭配,红绿本是对比色,冲击感强烈,一不小心便会成为“灾难配色”,但是加上了黄色这个中间色彩进行缓冲,那视觉上可就舒服多了。

  敦煌莫高窟盛唐第130窟中乐庭瓌夫人太原王氏的服装色彩就采取了同样的穿搭攻略。看来,衣着配色和谐亮丽的明代女性个个都是时尚达人。

  而且,比甲超级亲民,不管啥季节、啥身份,统统都能驾驭。更棒的是,它轻便灵活,穿上它跳舞蹦跶都不在话下。从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到普通人家的温柔妻女,再到机灵可爱的侍女,年轻的小姐姐们基本是人手一件或是n件!

图片

  ▲穿着比甲的明代服饰造型。图源:河南卫视公众号

图片

  ▲湖塘明墓缠枝暗花缎比甲 常州博物馆藏

  随着纺织业不断发展,衣服越做越美,尤其到了明中期,那奢华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八提到:弘治年间,人们喜欢在女性服装的衣料上织入金线,大家可以按照现在的金价去换算一下,整件衣服全部加金的话,那可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弘治间,妇女衣衫,仅掩裙腰,富者用罗缎纱绢织金彩,通袖裙用金彩膝襴。正德间,衣衫渐大,裙褶渐多,衫惟用金彩补子。”)定陵就出土过一件明神宗皇后满绣装饰的寿字纹刺绣比甲。

图片

  ▲明代万历朝方领寿字纹刺绣比甲

图片

  ▲清代对襟平金鹤纹夹大坎肩 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清朝,比甲进化成了“坎肩”(亦称“马甲”),样式更多变,满汉 “通吃”,除了传统的对襟外,还出现了大襟、琵琶襟、一字襟、人字襟等新样式。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多件精美的清代坎肩,织金绣花,华美如斯,和今天时尚秀场上设计师们高级定制的手工服装相比也毫不逊色。

图片

  ▲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清宫旧藏,反映了清晚期女装的流行风尚。(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比甲虽小,却蕴含了丰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从骑马装到日常装,从元朝到清朝,比甲的演变历程不仅映射着古代服饰的旺盛生命力与生动流变性,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看完了既时髦又实用的“比甲”

  不得不让我们惊叹于古人的时尚智慧和眼光

  道中华的读者粉丝中

  有木有爱好古代服饰的时尚达人和潮人?

  欢迎你们在评论区互动留言

  分享你们看到、穿过的与古代有传承/关联的特色服饰

  让我们一起

  解锁古代服饰的“时尚密码”!

  (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作者供图)


  监制 | 闫永 肖静芳

  审核 | 清   风

  统筹 | 王彦龙

  责编 | 才丽媛

  制作 | 郭欣欣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