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八桂大地展新颜”集中采访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启动。来自30家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行业媒体的120多名记者深入广西采访,多角度、全媒体讲好广西加快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生动故事。
在为期6天的集中采访中,采访团分为南北两条路线,深入挖掘广西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等“五个家园”,开展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在聚焦广西民族团结之美、社会和谐之美的同时,还将展示新时代广西改革开放、特色产业、乡村振兴、文旅经济等高质量发展新形象。
八桂大地广西,是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融合之地。无论是宁静的田园风光、山水画般的景致,还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风土人情,都散发出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生态之美
走进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目之所及,郁郁葱葱。一条深红色的栈道蜿蜒伸向绿色深处,与海相连,栈道下是大片海湾红树林。
“保护区总面积3000公顷,有林面积占1012公顷,共有红树植物18种,占全国红树植物的一半。珍珠湾辖区内生长着全国面积最大的海湾红树林和连片面积最大的木榄纯林。”保护区管理处宣教科负责人汤乔介绍道。
红树林是极为珍贵的湿地资源,被称为“海洋绿肺”。保护区内,除红树植物,还有大型底栖动物155种、鱼类58种、鸟类304种,就像一座巨大的海洋生态博物馆,汇聚了我国记录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的历史实践与显著成果。
保护区沿岸自西向东分布有13个自然村落,汉、京、壮、苗、瑶、侗等各族人口散居其间。“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环境”的理念在各族群众心中深深扎根,如今,保护区生态环境日益向好,成为候鸟觅食、栖息、繁衍的天堂。
文化之美
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无声诉说着历史上广西各族群众“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8月24日上午,“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展”文博之旅正式在这里开启。
一片出自兴安县秦城遗址的同心圆纹陶瓦当,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岭外代答》中记载:‘秦城,实始皇发谪戍五岭之地。’秦城遗址的发现,为探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
听完讲解员覃婷的介绍,来自广东的一位游客不由得感慨道:“一片小小的瓦当,竟然有这样重大的意义。”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观众在一幅“三鱼共首”图像石前驻足。“三鱼共首”石刻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村的风雨桥上,镌刻于清光绪年间,见证着聚居在龙脊十三寨地区壮、瑶、汉等族群众相濡以沫、唇齿相依的深厚情谊。
“‘三鱼共首’的图像最早出现于东汉,它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和谐、团结和繁荣的追求。馆内展出的是复制品,大家可以触摸。”讲解员介绍道。听罢,大家纷纷上前细细观察、轻轻抚摸。
295件(套)文物展品深刻阐释了广西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
独弦不独音,交融互鉴奏响民族团结最美之音。
在广西东兴京族博物馆,观众沉浸在独弦琴弹奏的《我爱你中国》《茉莉花》等动听的旋律中。“独弦琴不仅能演奏京族歌曲,演绎其他歌曲也别具风味。”京族独弦琴艺术自治区级传承人、博物馆馆长赵霞说。
传承之美
传统舞蹈《公义舞》《状元舞》,惊险刺激的“上刀山”“过火海”表演,民俗风情表演《嫁》……8月24日,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古占瑶族风情村,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场内游客热情也越发高涨。
古占村坐落在金秀“百里瑶寨 风情画廊”的黄金节点上,文化底蕴深厚。2013年,以生态搬迁为契机,古占村整体搬迁,在距旧址几百米之外,建起了一座新村。此后,游客数量迅速增加,古占村也步入旅游发展快车道。
“表演节目的演员都是村民,有小孩,也有60多岁的老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度戒”的表演者李东风说。
李东风是古占村表演场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也是瑶族度戒传承人。度戒融歌舞、绝技和表演艺术为一体,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李东风学习这项技艺已经有33年了。
最让李东风高兴的是,全国各地都有他的“粉丝”。“现在越来越多游客提前预约观看表演,每年我们的演出不少于300场。”李东风说。
如今,已有9名徒弟跟随李东风学习这项技艺,他欣慰地说:“许多年轻人关注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感到无比自豪。我会毫不保留地将技艺教授给爱好者,让这项技艺后继有人。”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