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智技术已深度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要充分激活数智技术赋能效应,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在网络空间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开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新局面。
2023年11月,观众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内参观“发现敦煌——敦煌艺术情景式特展”。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摄
借力社交媒介平台,推动宣传教育内容数字化
数智赋能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内容的生产具有全员性。数智媒介的兴起与主流媒体传播权下移,使大众能够广泛参与内容生产、创制与传播。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等,广泛参与数字内容的生产创作。优秀的内容可以聚集“流量”,民俗节日、饮食建筑、歌谣舞蹈等均可转化为数字化内容。要鼓励各民族内容创作者生产更多优秀的数字文化产品,使其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持续激发创作热情。平台应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激励性内容创作机制,发现和培养优质创作者,鼓励其以鲜活生动的方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数字化实践绽放“流量之花”。
数智赋能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传播具有广泛性。数智媒介深度介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并发展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窗口,数字信息的海量生产、裂变传播、广泛应用,让各族群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与情感联结更加便利。要以此为契机,深化各族群众的网络交往与互动。大型社交媒介平台应发挥其互联、互动、共享等功能,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深化各族群众的智能互联与数字互动,进而增进情感交流。
推进算法程序开发,建立个性化宣传教育模式
借用智能算法的技术力量,改革传统教育范式,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个性化转向。数智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能满足“千人千面”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智能算法技术,勾勒用户画像,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内容,提升用户对推送信息内容的接受度。要充分借助大数据与智能算法的“定制”功能与个性化供给机制,由相关部门牵头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教育平台,开发相应的算法应用,建立按照受教育者个性特征提供相应内容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实现潜移默化的价值塑造。
善用智能算法的技术力量,打破“信息茧房”,强化价值引领。在个性化教育供给过程中,要明确数智技术的价值定位,发挥好人工智能等作为受教育者知识学习辅助性工具的功能,建立人机协同的教育模式。在智能算法的信息分发中,适当增强对公共性信息、主流价值信息的推送频次,使用户可以高频率地接触共识性内容,让公共价值引领技术的运行。要拓展受教育者的视野,丰富其对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内容的摄入,避免因畸轻畸重的信息推送产生偏见或刻板印象。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多种宣教内容形式渠道并举的信息分发机制,使受教育者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避免因同类型信息过多而产生信息倦怠。
合理使用数字叙事,
实现叙事风格生活化
善于汲取社会生活中的叙事元素,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生活化。传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多以严肃宏大的理论话语为主,这种系统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时会因脱离受教育者日常生活叙事,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要善用数智技术摄取、生成、存储和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叙事元素的能力,实现对日常生活元素的汲取与转化,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叙事体系。具体而言,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数字化实践中,采集贴近日常生活的叙事元素,在数字化的桥接嵌构中塑造微粒型叙事结构,通过链接微观社会生活图景,实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接轨。
合理运用网络文化,激发受教育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共鸣。随着互联网日渐成为当代人生活的“第二空间”,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网络文化元素,成为用户喜闻乐见的叙事语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数字叙事可以合理借助网络文化的语言形式,以生动有趣的网言网语将正确价值观传递给用户。在网络文化元素的应用中,要注意保持积极正向的价值引导,使用充满正能量的语言词汇,精准适配相应叙事。把握网络文化表达范式的真性情、真态度、真立场等特质,建立与青年群体的交互共鸣,用有趣的话语形式活泼其外在形式,有情的话语内容突出其内核,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更具感染性,通过“润物无声”的柔性方式实现更优的教育成效。
善用数字视觉技术,打造虚拟教育场馆和文化符号
以数字仿真、3D复刻等视觉技术,活态呈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传统线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依赖于博物馆、主题公园、教育基地等实体场所,受到设施条件、空间容纳、地域距离等限制。数字视觉技术可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话语文本转化为更直观感性的虚拟形象,呈现直观立体的数字景观。例如,可以通过3D建模、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模拟复刻能力,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与文化遗存虚拟化、数字化,实现从抽象到具体、从遥远到近前、从想象到在场的形态转变,深化受教育者的感性体验;可以借助大数据强大的信息整理能力,聚合既有的图片影像、文字记载等信息,以数字技术重现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已消失或损毁的瑰宝等。
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沉浸式技术,打造线上展馆。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数字实践中,已出现了一些可供用户体验的线上场馆,如国家博物馆推出线上沉浸式数字展厅,将文物通过3D视效呈现,让用户宛如置身于真实的展厅之中;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创设了“三星堆沉浸式数字展厅”,采用裸眼3D动画、文物全息投影的方式,让用户沉浸式体验三星堆文明。随着数字视效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体验场馆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要把握数智技术发展的时代机遇,打造更具交互性、体验度与参与感的虚拟教育场馆,丰富各族群众感知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场景,让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变得更生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系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王琪)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