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有一道南北长60多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的绿色屏障,静静守护着黄河和银川平原。这片绵延的绿洲,见证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记录了一位治沙专家40多年的坚持与梦想。
王有德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他是王有德,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向沙漠宣战
王有德小时候家住灵武市马家滩镇,全镇有6个大队、一万多口人。村民当时都住窑洞,生活条件很差,靠挖大量的沙蒿、柠条、沙冬青等植物解决取暖、烧炕和做饭等生存问题。
乱垦乱挖的结果就是土地沙化。只要刮一场大风,黄沙就会“爬”上房顶,与低处的沙漠连成一片,村民沿着沙坡能走上自家房顶。家里的窑洞每天都会刮进沙子,最后堆积的沙子和窑洞里的窗子一样高,只能等第二年春天再清理。沙比人高,沙逼人退,实在没办法生存下去,村里一半人都搬走了。
“从那时开始,我心里就跟沙漠较上劲了,一定要把毛乌素沙漠侵吞的土地夺回来。”王有德立誓与沙漠抗争。
1976年,王有德进入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32岁的王有德调到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灵武县白芨滩防沙林场担任副场长。那时的白芨滩风沙肆虐,几乎见不到绿树。尽管建场已经30多年,林场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固定资产不足40万元,每年只有15万元财政拨款。
王有德上任第二年,北沙窝580亩荒地被划给白芨滩林场。那是一片长年旱荒的流动沙丘地带,王有德负责带职工开垦出500亩果园建设分场。虽然这里离家只有3公里,但他大半时间都住在工地的帐篷里。
“最艰苦的时候,一米以内的路都看不清;饭碗边上是沙子,睡一觉醒来脸上也是沙子;前一天刚刚抢通的道路,第二天就能被沙子封住。”王有德说。
即使再难,平整田地、修路砌渠等工程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三伏天,大家背25公斤的水泥板走在滚烫的沙地上,职工背一块,王有德背两块,掉皮晒伤也从不吭气。他在林场有一句很出名的口号:“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
当年秋天,第一批树苗就在新开发的地里种下了。3年后,北沙窝分场建成,后来逐步发展为以经果林为支柱,拥有苗圃、花卉等多项产业的果品基地,为林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治沙先治穷,搞活林场经济
王有德(前排右三)教授林场职工扎设草方格的方法。
初到白芨滩林场,王有德发现林场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住在土坯房里晚上能看见天上的星星,遇上下雨天,房子还滴嗒滴嗒地漏雨,职工吃的也多是苦咸水。林场仅有15万元经费,既要造林,又要护林,还要养人,159名职工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林场发展陷入困境。
“穷则思变”,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改革势在必行。王有德提出压缩非生产人员,一线职工实行按劳取酬,将全场林业生产任务分解承包给职工,让职工“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等改革措施。措施实施当年就有了成效,治沙造林超计划完成152%,成活率比改革前提高了22%。这让林场职工逐渐开始接受改革、认可改革,沉寂多年的林场重新焕发生机。
随着林场“自我造血”能力增强,治沙造林事业也揭开了新篇章。王有德带领职工在流动沙丘固沙造林,向沙漠宣战。白天,他们顶着高温推沙平地、挖坑种树,晚上就住在沙窝中搭建的帐篷里点着蜡烛找问题、想法子。寒冬腊月,他们为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日夜吃住在水渠边……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白芨滩林场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以副促林,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兴场致富路,成功探索出了“五位一体”的综合治沙模式:在沙漠腹地扎设草方格,营造大面积以灌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围绕干渠、公路、果园周围,建设多树种、高密度、宽林带、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大型骨干防护林带,构成第二道生态屏障;在两道生态屏障的保护下,内部引水拉沙造田,培育经果林和苗圃,大部分职工发展林产业、苗产业,家家都有20亩园、10亩圃,成为职工的支柱产业,从中得到了实惠;在田间空地种植畜草,发展养殖业,增加职工收入;牲畜粪便还田,增强林草发展后劲,实现养殖业反哺林草业的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苦心人天不负,王有德40多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实现了人进沙退,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兑现了“让职工富起来,让沙漠绿起来,让林场活起来”的承诺,职工人均年收入由1985年不足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0万元至20万元;林场固定资产由1985年不足40万元增加到1亿多元;林木资产由1985年不足500万元增加到10亿多元。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王有德在沙漠腹地扎设草方格。
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王有德和职工们风里来沙里去,种植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
2014年,王有德退休了,但他没有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而是继续履行着自己那句“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诺言。他发起并成立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义无反顾地挺进马鞍山荒滩区这块让人望而却步的“烂沙坑”,开始了退休后的“二次创业”。每天,他早出晚归打田埂、栽树,发动社会力量开路引水、削高填低、清石换土……用行动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目前,基金会已完成沙漠绿化和经济林种植面积8000多亩,植树130多万株;建立了生态植物园、公益园、采摘园、养殖园、综合培训中心等,为社会大众开展义务植树、治沙体验、生态采摘、青少年研学、党员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提供了多种教育实践基地和科学普及平台。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这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灵武市白芨滩的真实写照。如今,站在白芨滩沙丘上远眺,148万亩自然保护区内,沙生植物郁郁葱葱;走上马鞍山荒滩,绿植尽在眼前,为宁夏的东大门河东机场绘就了绿色生态底色。
茫茫大沙漠,带给大多数人的是一种荒凉与悲壮,王有德却和沙漠有着特殊的情感。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王有德“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科学治沙的探路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40多年来,王有德获得过“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治沙英雄”“全国先进工作者”“双百感动中国人物”“建国60周年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时代领跑者”“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者”“人民楷模”“最美奋斗者”等一项又一项国家荣誉。王有德说:“我深知,崇高的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这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寄予的重托,我要一直干下去,加快国土绿化事业,再造秀美山川,造福子孙后代。”
(本文图片均由王有德提供)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