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纺织非遗精品展现场,青海绣娘(右二)与内蒙古绣娘(左一)交流刺绣技艺。孙文振摄
12月22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行政公署、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北京举行,300余人参会。会议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纺织非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者围绕推进建设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联动纺织非遗项目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平台优势等,探讨中国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模式。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致辞时表示,中国纺织非遗大会自2017年开始举办,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要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服务人民群众的当代价值。他表示,只有将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中去考量,才能发现并抓住非遗保护的新契机。推动新时代纺织非遗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纺织非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纺织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与积淀。未来纺织非遗高质量发展,要以“铸魂、强骨、塑形”为方向,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展示行业力量,在传承发展创新中续写基因血脉,着力做好高质量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产业链条、引领原创品牌、跨界融合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培养人才队伍、开展行业服务等工作。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白晶莹以《创新发展传统文化 推动蒙古族刺绣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她带动两万人就业和创业的故事。她表示,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培养了一批刺绣技艺传承人,切实保护传承了蒙古族刺绣技艺;同时,也让农牧民学员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能,实现就业。未来,要以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为契机,让蒙古族刺绣产生更大价值,带动更多的农牧民“绣”出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族盘绣省级传承人苏晓莉以《彩线引小康 巧手绣幸福》为题进行了分享。她表示,青绣是青海各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写照。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青海充分发挥传承及一站式服务人才优势,通过高层次专家助力青绣创意产品开发项目等,推动青绣产业与旅游业、文创业、家居业等不断融合,建立起了以海东为枢纽、各市州联动、向全国延伸的青绣产业供销链体系,实现了青绣产业全链条数字化升级,青绣已成为带动就业和振兴乡村的品牌产业。
会上,曾庆荣、贠天祥、邰卫国、吴建华、范玉明等5位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展开对话,就如何推进纺织非遗产业化、市场化、生活化提出意见建议;郑芬兰、熊兆美、陶文成、李素芳等4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经验交流。
会议发布了《2022/2023年度中国纺织非遗发展报告》;举行了中国非遗集市、中国纺织非遗精品展,与会人员现场体验纺织非遗产品闪售、植物染手工等活动,沉浸式感受中国纺织非遗的魅力。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人民政府副旗长汪洋为双方共建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手工刺绣创新基地”揭牌。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推介官蔡寒从人文地理、风土民情、非遗文化等多个维度,推介了“兴安岭上兴安盟”文旅产业。相关企业签署了《蒙古族刺绣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京蒙纺织非遗产业战略合作》《纺织非遗“走出去”战略合作》等协议。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