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河北邯郸盟台公园的《胡服骑射》浮雕。(金华 摄)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无愧武灵王。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1961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考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赵北古长城后,创作了这首广为流传的《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这段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长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结晶,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河套地区交融的见证者。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各诸侯国为立于不败之地,纷纷变法图强。尤其是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增。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正处在衰落时期,无力与秦、齐等大国抗衡,且常常受到邻国中山以及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战争频仍,赵国常吃败仗,眼看着就要被他国兼并。
赵武灵王思想敏锐,勇于革新,认为“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主张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接触中,他发现,游牧民族在服饰形制、作战方式等方面有一些长处: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时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机动性。而地处中原的赵国,军服多为宽衣博带、宽袍大袖,行动起来极为不便,严重影响了战斗能力。因此,赵武灵王萌生了“吾欲胡服”的想法。
当时,保守大臣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群起反对。赵武灵王则力排众议:“兵不当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便于事,何俗之不可变?”为了证明自己改革的决心,他还带头穿起了胡服。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在全国推行胡服之制。其主要形制为着短衣、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便于骑射活动。《释名》云:“古有舄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
服饰,是赵武灵王改革的第一步,随后,他又主导进行了骑射、兵制改革。他命将士习骑马、练射箭,并模仿胡骑,重整装备。据《战国策》记载,赵武灵王认为,“今重甲循兵,不可以踰险”,于是决定改重甲为轻甲,下令军队以皮质铠甲取代铜铁铠甲,提高行军效率和士兵作战的灵敏性。
按照赵国“国有固籍,兵有常经”的传统兵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建设起一支足以与游牧民族政权抗衡的骑兵部队,但是,在靠近北方的地区,一些赵国百姓已经学会了骑马射箭。于是,赵武灵王打破“固籍”,不分地区,以优厚的待遇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会骑马射箭的人充实骑兵队伍。他还撤消原阳(今呼和浩特东南)军队的旧编制,把原阳作为训练骑射的基地,将北部边疆的步兵、车兵改编为骑兵加以训练,即史书记载的“王破原阳,以为骑邑”。几年后,命“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大量招引、收编游牧民族补充骑兵。考虑到中原农业区的马匹不适宜做战马,赵国还设法从畜牧地区购买剽悍、有耐力的马匹来装备骑兵。
赵国实施胡服骑射等一系列改革后,国力日渐强大,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疆域,并设置云中、雁门、代郡行政区,管辖范围扩大到今河套地区。其他诸侯国争相效仿赵国改革,胡服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因胡服轻便实用,很快就从军队传到了民间。
赵武灵王的服制改革,吸取了游牧民族服饰的优点,促进了古代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互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采用了部分赵国服制。魏晋以后,南北方交融日益广泛,胡服之制空前盛行。隋唐时期,胡服不仅用作常服,还可用作公服及朝服。至宋犹然。
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实践证明,只有摒弃陈规,适应变化,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才能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绵延不绝。
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实现了文化上的互鉴融通,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展现了中华文明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报》2021年12月7日05版,执笔:蒋丽。)
监制 | 杨新华 肖静芳
统筹 | 康坤全 刘佳
审核 | 牛锐
编辑 | 李翠 郭家翔
制作 | 胡琪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