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来源:中国民族报 青觉 王敏 发布日期:2023-04-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高度耦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至上,突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结构特性,这种结构特性与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的耦合性。

  从治理过程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将选举、协商、参与、决策、监督、共识等民主要素和实现形式统一于民主政治的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先后衔接,构成了一种动态的迭代闭环结构。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涉及组织动员、公共决策、方案实施、成效评估等诸多环节,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保障各个环节的衔接与落地。

  从治理主体看,治理本身意味着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全过程人民民主涉及的主体除了人民主体外,还包括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组织主体,各主体在民主政治中有不同的定位与职责。而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同样涉及村民、干部、乡贤等个体,以及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群团组织等组织主体,他们共同构成了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体系中的核心主体,需要在分工与合作中达致治理预期的质效。

  从治理内容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所覆盖的客体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

  从治理目标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共同指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但不限于民生和民主,而经济利益的满足和政治权利的保障则构成了民生和民主追求的价值目标。

  总而言之,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涉及的治理过程、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目标等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涉及的链条、方位、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叠合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为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涉及的组织动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等操作性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治理支持,同时,为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性命题、解释性命题提供重要的实践支撑。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依托具体的社会实践来展开,而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则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最后一公里”发挥功能提供了实践场域。具体而言,需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理念、方法和途径,从以下方面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

  强化和巩固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是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其关键作用体现在政治领导、意识形态引导、群众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等方面。要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与机制创新,一方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明确各治理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体现分工与合作的有机统一,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另一方面,将回应机制、透明机制、参与机制、协商机制、协作机制、评估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等有机统一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民主政治全过程,以机制链条的系统创新,激活各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推进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一体化。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共同体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共同体之中人的幸福,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因此,共同体建设要围绕人民群众民生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现实问题展开。要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促进乡村振兴、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加强涉及政治权利保障的民主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建设。民主建设为民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民生建设为民主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两者辩证统一,共同指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具体实践中,要在保障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础上,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契机,突出民主建设和民生建设一体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拓宽治理主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渠道。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在主体、对象、程序、方式、目标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广泛性,能够以鲜活、直接、生动的方式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新的治理模态。要不断拓宽、丰富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渠道,通过民主听证会、民主评议会、民情直通车、专家座谈会等途径集思广益,将人民群众的需求、呼声、建议或意见等体现在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决策中,保障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落地、“一事一议”制度落实。要通过“智慧治理”“数字治理”等技术手段,更好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