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既是“山水甲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和美家园。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桂林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擦亮“山水甲天下、石榴花盛开”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在秀甲天下的山水之间,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美好画卷。
阳朔县举办遇龙河漂流节巨龙巡游活动。
高位推动创建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市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桂林市委、市政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察监督、政绩考核,列为年终绩效考评内容,实现全市1.4万多个党组织全域覆盖,28万多名党员全员落实。桂林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部署,全力推进和督导创建工作。桂林市委主要领导在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介绍桂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号召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全市民族工作会议,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部署、常态化推进;17个县(市、区)党委负责人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书记谈”活动。
桂林市自觉把创建工作融入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和产业、乡村、科教“三大振兴”战略重要任务,充分尊重各族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和发挥各族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累计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5个、模范个人26人,自治区模范集体147个、模范个人202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7个、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单位54个、教育基地4个。
积极构建大宣教格局
新年伊始,桂林市象鼻山景区迎来不少游客。象鼻山景区积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窗口,构建立体式宣传矩阵,用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近年来,桂林市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不断增强。
夯实“主阵地”。挂牌成立桂林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传播基地、教育实践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实践创新基地、网络平台基地、成果展示基地,依托基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特色品牌。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开辟专区专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讲述民族团结故事,每年受教育群众达1300多万人次。
建强“前卫哨”。在“一县、一乡、一村、一社区、两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实践试点。龙胜各族自治县建设了广西第一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陈列馆”,临桂区开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社会各界积极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志愿者宣传队,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实现“满天星”。桂林市编发《民族理论政策知识宣传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教育读本》等各类资料近40万份,多项理论研究成果获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建成102个同心文化广场,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内容融入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设计、公共场所的宣传展示,实现了社会宣传教育“满天星”。
桂林市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
落实“三项计划”促“三交”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龙甸村里排壮寨,侯振荣一家四世同堂,家庭成员中包含壮、汉、苗、瑶、侗等5个民族。在桂林,像这样水乳交融、团结和睦的多民族家庭比比皆是。
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桂林市突出“融”的理念、探索“融”的途径、搭建“融”的平台,全力推动“三项计划”走深走实。
挂牌成立两个“各族青少年交流中心”,开展主题活动,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将各族青少年交流工作融入各级团委、教育部门中心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促进各族青少年在相互理解尊重、相互欣赏包容、相互学习帮助中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积极探索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创新打造桂林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县区设立服务站,提供就业、就学、医疗等“一站式服务”。依托“石榴籽课堂”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生产就业技能等各类培训班。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50余场次,培训人数达3500余人次。
结合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探索完善“旅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四个结合’”新模式,将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建设、文化活动、对外宣传、导游解说等4个方面与创建有机结合,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桂林市98家A级以上景区实现创建工作全域覆盖,年接待游客1亿人次以上。2021年以来,先后培育了象鼻山景区、灵渠公园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
以“十进”为抓手促进创建全覆盖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吗?”走进桂林市政务服务中心,清晰的业务指南、周到的服务体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政务服务暖人心”的服务理念。
桂林以“随处可见、随处可学、随处可感”的理念,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融入党建、民生、经济、教育、旅游、文化等各领域,实现创建全覆盖。以创建“十进”为抓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丰富了创建工作的内涵。
桂林市坚持政策优先落实、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倾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市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超过3.6亿元,为民族地区选派驻村干部524名,建立产业基地860多个。龙胜县以龙脊梯田为试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了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龙胜模式”;恭城瑶族自治县坚持“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打造华江九寨,积极发展旅游业带动群众致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广西59个民族乡中财政收入排名第一。
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桂林市加强对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利用,编纂出版《桂林历史文化大典》,创作推出《红色湘江》《印象刘三姐》等文艺精品,国家级非遗项目桂剧传承人张树萍、伍思亭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推动特色村寨保护、民族医药发展,建成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积极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2020年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龙胜各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全州县东山瑶族乡成立70周年等庆祝活动成功举办。2021年,10国驻华大使和总领事赴桂林参加民族团结进步主题交流活动,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桂林市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广西工作提出的“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祖国南疆的成功实践不断走深走实。
(本文图片由桂林市创建办提供。)
(编辑:刘学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