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许放弃自己!”——一名扶贫车间女工的新年愿望|奋斗者之歌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孙奕 吕泽 吴强 发布日期:2023-01-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元旦刚过,宁夏纺织女工韩娜收到了几条特殊的祝福信息,这是她的残疾学徒发来的。

  “还记得几年前厂子里建起扶贫车间时,一下子招了好些聋哑人。第一次见到这些徒弟时,我二话不说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个拥抱,拉开了韩娜从一名普通女工成长为全国优秀农民工的序幕,也见证着宁夏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进程。

  “不容许放弃自己!”这句话,30岁刚出头的韩娜常常拿来给徒弟们打气。

  先看看自己,几年前因为扶贫搬迁政策支持,举家搬到了宁夏石嘴山郊外的平原地带,这才安下家。为了吸纳周边搬迁来的女性既能就业又能照顾家庭,政府在移民小区附近招商引资建起了一家纺织企业,还在厂里建起“扶贫车间”。2015年,没有任何专业技能的韩娜也参加了纺织厂的面试——“得知在500多人的面试中通过后,我兴奋异常,急忙跑回家告诉丈夫,打算动身去位于山东的总公司培训后就来上岗。”

  没想到,这个好消息却换回丈夫的冷嘲热讽——“路那么远,孩子才9个月,你去干啥?”面对丈夫和婆婆的反对,韩娜反复劝说:“我天天讲述着迫切的心情。拿下这份工作不仅可以增加家庭收入,还能帮助我实现自己的梦想。慢慢地,我丈夫不再执拗,甚至也一同畅想我们这个小家越过越好。”

  幸福生活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纺织厂工作的辛苦,只有到了车间才能体会。首先是纺机24小时开机运转的轰鸣噪音,后来是成熟工人要练就抓起高速旋转的纱管的本领。为了能早日学会看车,韩娜总是争着抢着多干活,一个班巡下来,经常双腿麻木。

  “可是我从未想过放弃。慢慢地我可以独立操作机器,开始是一台、两台,现在则是六台。”从打破集团新学员的看车纪录到2016年获得高级工证书,在坚持和努力中,韩娜从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工友们口中的“韩老师”。

  “我现在还在带徒弟,厂里有400多名工人都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因为扶贫车间有残疾员工,刚开始很多人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都会产生放弃的念头。每当有人说学不会、不想干,我都会努力开导他们,不容许他们放弃自己。”韩娜说。

  为了给残疾员工做好示范,韩娜在网上自学了手语教程,像“加油”“你真棒”等简单手势早已不在话下。通过3个月学习,残疾员工一般都能独立上岗。残疾员工学会技能后的场景,让韩娜最为难忘。“毕业时他们紧紧抱住我,流下感激的泪水。这是自立自强的眼泪,也是生活迎来新希望的热泪。”

  2017年,韩娜正式入党,并当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20年,韩娜又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农民工”。面对这些荣誉,韩娜通常仍以“不放弃自己”来谦虚回应。

  这几年虽有疫情影响,但在韩娜和工友们的坚持下,纺织厂从未停产。“不可避免,有一些员工会因为发烧、身体不适回家休息,但我们基层管理人员都会及时顶替上去,保证车间正常生产。”

  据企业负责人付胜介绍,公司为当地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2022年公司产值5亿多元。随着新项目的上马,还会增加就业岗位200多个,新增产值2亿多元。2023年已经到来,工厂的工作节奏已然恢复,订单量越来越多。像这样开足马力抓紧生产的公司在宁夏不在少数。

  “看着移民搬迁而来的兄弟姐妹,熟练地奔波在车间车道,我也觉得很有成就感。”谈及自己的新年愿望,韩娜有着满满期待:“希望自己能够更快成长,成人自考顺利毕业,以更高的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希望厂子摆脱疫情影响,效益越来越好,让我以及周边移民而来的兄弟姐妹拥有更加稳定的就业机会。”

(编辑:刘学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