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研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内蒙古历史文化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崔思朋 李锐 发布日期:2022-08-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近日,由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中共鄂托克前旗旗委组织部与宣传部、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主办,鄂托克前旗文化和旅游局、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宁蒙地区长城内外民族融合发展研究团队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历史文化发掘与弘扬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内蒙古区域历史文化”两个主题开展讨论,并就不同地区展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进行了学术对话。

  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教授额尔很巴雅尔在致辞中指出,内蒙古大学高度重视、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工作,推出了系列研究成果。内蒙古大学党委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专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面向全校开设了通识教育必修课。今后将强化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团队建设;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深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进一步完善跨学科、跨学院协调机制,高度整合全校优质资源,引导全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向聚焦;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推进国际对话与交流;结合博物馆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等,有效开展“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为祖国北疆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和“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华中科技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授李传印在题为《历史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言中,着重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种方法路径的基本承接面。他从认同中国历史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客观存在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进行讨论。李传印认为,学习中国历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因为历史教育是民众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向人民大众展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要充分拓展新时代历史教育的功能,发挥历史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何生海在题为《民族互嵌与边疆治理的思考》的发言中指出,历史时期民族互嵌较为显著时期,也即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往来较为频繁且深入的情况下,国家边疆多较为安定。他用大量实例及数据来证明,民族互嵌应该是多中心化和多方向化的,由此才能实现区域发展与民族交融的双赢目标。

  海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院长张朔人在题为《海南民族交融历史研究》的发言中指出,海南岛长期生活着黎、回、苗、汉等多个民族。他从长时段的历史梳理中,揭示了岛内民族交融具体表现在族属互换、不同族群的中华文化认同、黎苗民众主动寻找中国共产党等方面;黄道婆纺织技艺及“南艺北传”,晚明以来海南渔民在《更路簿》指引下开发西南沙岛礁、自觉维护国家南部海洋权益,海外华侨引种橡胶等“热作经济”等,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成果。文章以海南为例,进一步诠释了中华民族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元一体”现实。

  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阿拉坦宝力格在交流时指出,内蒙古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生活在本地区的各民族在生产及生活方式上既存在一定共同性,即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生产及生活方式,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各民族在碰撞与交融过程中走向不可分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内蒙古大学教授孟和乌力吉指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既要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与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性战略布局,也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区及各民族的特殊性,兼顾整体与部分、统筹全局与部分、协调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联。

  北京大学教授李孝聪在题为《历史地理视野中的鄂尔多斯》的发言中指出,鄂尔多斯高原南缘受黄土高原陕北台凹板块向北顶推,导致鄂尔多斯台地向斜在今天宁夏盐池,陕西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地区形成一个南凸北凹的“U”型接壤地带。由蒙古草原南下进入河套,或自大兴安岭南下,西趋阴山以南的河套、宁夏、鄂尔多斯高原,再继续南下陕甘,或穿过山西进入中原,匈奴、柔然、鲜卑、突厥、党项、蒙古人皆选择过这条南北通道。鄂尔多斯地区出土的墓葬和器物表明,以历史上的灵州(今宁夏灵武)、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城川)、统万城(夏州,今陕西靖边白城子)、胜州(今内蒙古准格旗东北)为中心,向两翼延伸,沿着长期形成的农牧交错带,还存在着一条未被关注的东西交通路线。这条交通道路与经过长安、洛阳,传统的东西向“丝绸之路”近乎平行,而且使用的时间很长。因此,鄂尔多斯地区在历史时期作为沟通中国中原农耕区与草原游牧区之间的大通道,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鄂尔多斯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乔明与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副院长甄自明在合作的研究成果《追寻鄂尔多斯地区长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讲述了长城形成的历史渊源,鄂尔多斯历代长城遗存及长城文化。“秦始皇跑马修边墙”“孟姜女哭倒长城”“昭君出塞”“古渡口君子津”“茶马互市”“走西口”“漫瀚调”“鸡鸣三省”等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和长城相关的故事,形成了鄂尔多斯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包括鄂尔多斯地区长城带在内的中国北方长城带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遗产现状充分证实,长城内外是家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长期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共同培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赵现海在题为《长城边疆的核心地位与文化价值》的发言中强调,中国北部的长城作为汉民族与北方民族长期对峙与交往的中介地带,一方面不断培育出统一中国的强大军事力量,另一方面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文化交融与时代进步。河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扮演了过渡阶梯的角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舞台。而鄂尔多斯地区作为典型的农牧过渡带,更是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当前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十分有力的历史见证,值得深入发掘。

  内蒙古地区自古既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历史的发展也表明当地不仅形成了诸多草原民族,在同农耕民族长期碰撞与交融过程中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对内蒙古地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锐指出,内蒙古地区是长城和黄河“握手”的地方,是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的地方,也是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交融汇聚的地方。黄河流经内蒙古段形成了一个“几字形”弯折,鄂尔多斯地区是著名的黄河几字湾核心区域,在黄河水的长期滋养下,这里农牧交错,民族交融,文明互鉴,形成了独特特色而又全面完整的黄河文化、长城文化、游牧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鱼宏亮指出:明清时期内地与蒙古地区的人们跨越了长城、河套等地理界限,在农业与贸易等方面进行了历史悠久与规模宏大的双向交流,以及移民、技术与文化等方面的传播,由此维度批判了“内陆亚洲”“长城带”等近代西方史学界的观点。

  内蒙古大学研究员崔思朋指出,清代长城内外和平稳定局面长期存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移民及土地开垦,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奠定了内蒙古地区多民族共存的基本格局。近代以来,内蒙古地区为中国实现独立自主的革命事业与民族团结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历史贡献。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高兴超从考古学视角介绍了史前时代鄂尔多斯地区在沟通与连接内外的重要历史意义,并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史前人类文明遗址与中原地区史前人类文明遗址的对比分析证实了鄂尔多斯地区在史前时代就已开始了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广泛交流活动。

  吉林大学教授成璟瑭结合自身考古专业谈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并指出,古老的古代文化便体现着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互动。随着经济交流、文化交融的进一步深入,大到1万年前,中国各地的人类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态势。但具体至各个地区而言,很多文化形成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差异显著。随着各个地区及各个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进一步深入,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区分逐渐淡化,人与人之间出现了由文化认同到心理认同的变化,心理上的认同也推动人类社会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各个民族都对中国历史发挥了重要影响。

  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多民族聚居之地,也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无论是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还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对象。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清代以后,随着汉、回等民族移民的大量迁入并与当地蒙古族的深度交融,逐渐形成了今日内蒙古自治区多民族聚居的基础。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分布有汉、蒙古、满、回、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49个民族。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考虑出发,内蒙古地区不仅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在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同样不可或缺,这也是与会专家学者达成的一致共识。

  (崔思朋系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锐系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研究馆员。)

(编辑:李翠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