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新时代治蜀兴川凝聚奋进力量
来源:中国民族报 蜀民 发布日期:2022-07-1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凉山、甘孜、阿坝3个自治州全部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截至2021年底,四川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58个,省级示范区、示范单位700个,省级及以上示范区、示范单位实现全省21个市(州)全覆盖,为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凝聚了强大的奋进力量。

  全省规划一盘棋

  四川省委始终从政治、全局、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民族工作,切实履行维护民族团结重大政治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高位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将民族地区发展纳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战略,整体谋划、同步推进。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强调,“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四川恢复完善了由31个省直部门(单位)组成的省民委委员制。同时,将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四川坚持全省规划一盘棋,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不断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政治保障、政策保障和制度保障。

  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及责任分工方案,系统梳理46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任务,逐项落实各省直牵头部门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人民团体分工责任,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属地责任。

  此外,四川各级各部门(单位)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重点工程、项目和规划共同推进;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量化指标对各省直部门和21个市(州)党委开展考核;健全完善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创建工作联动机制和省内市(州)间的协作机制,形成创建工作强大合力。

  实施示范工程

  2020年以来,四川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整合相关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力量,通过建设“四个一批”、打造“六个示范”,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项目化、实体化、大众化。

  在此背景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基层治理等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2020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四川召开。

  在农村,突出村寨这一基本单元,围绕组织建设、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民生事业,重点建设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过实施各类民生项目,保障各族群众共同致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仅省级层面就投入超过13亿元的民族类工作专项资金,打造36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导各族群众在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城市,突出社区这一基本单元,重点建设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主动顺应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趋势,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搭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以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标准体系、社区民族工作标准体系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两标准一平台”为核心,深化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试点。目前,已建成88个省级及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在学校,抓住教育这一关键领域和学生这一关键群体,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校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成131个省级及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在全省民族地区全面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3934个幼教点36万儿童接受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在民族地区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小学校创新实施“同运动·一家亲”项目,充分发挥大众体育运动项目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

  此外,在各行各业持续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对口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飞地园区”建设等工作中,通过联创共建模式,重点建设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园区、全域旅游和生态保护示范区,示范基地成为各族干部群众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川围绕全面增强“五个认同”,搭建平台、丰富形式、创新载体,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构建宣教格局方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切实抓好社会教育,形成多级多点、多层多类的宣传教育模式,在全国率先构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工作格局。

  打造宣教平台方面。打造了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和红军长征彝海结盟遗址、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等56个省级及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化政策暨技能培训基地。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党史教育、普法宣传、中华文化教育、科学普及、就业创业培训等紧密结合,在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交流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营造浓厚氛围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50个模范集体和64名模范个人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256个模范集体和301名模范个人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受到省政府表彰。四川创新开展“一家亲·共圆梦”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比学赶超、见贤思齐的氛围愈加浓厚。开展“各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民族共建和谐城市”等大型宣传报道,制作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 各族人民心向党》等一批高质量的公益宣传片,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各历史时期成就,全面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景象。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