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拓创新中聚力建设现代化新青海
来源:青海日报 刘法营 发布日期:2022-06-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青海,在奋力前行;青海,在聚力“赶考”。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青海高原上的各族儿女牢记殷殷嘱托,奋发勇毅前行。

  越是关键里程,越需定盘指向;越是奋进节点,越需鼓舞斗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踏上青海高原考察,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对青海省提出了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等重大要求,嘱托我们要充分认识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亲手擘画了青海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奋进蓝图,对青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鼓舞和激励青海各族儿女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青海各族人民在省委团结带领下,以精神指路,以灯塔引航,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殷殷嘱托,绘出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领袖的念兹在兹、关心关怀,更加坚定了青海省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的信心和力量。

  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提出“四个转变”,实施“五四战略”,推进“一优两高”,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全力打造“高地”、建设“四地”……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发展质量日益提升,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色新兴产业实现稳步发展。

  产业“四地”建设蹄疾步稳。围绕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青海高起点起步、高质量推进产业“四地”建设汇成激昂旋律——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新提升,着力建设现代化盐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产业集群和无机盐化工产业基地;加快发展锂盐产业,提升碳酸锂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发展锂电材料、高纯金属锂等系列产品;稳步发展钾产业,延伸发展化工基本原料下游产品,推进青海盐湖产业走向国际舞台。

  绿色能源革命大潮席卷青海高原。光伏、风电、光热、地热等新能源产业已于高原之上“排兵布阵”,为建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显化优势、夯实根基。新能源制造产业一路突进,加快高效电池项目建设,延伸发展下游发电系统集成产品,培育产业向集群迈进。

  构建“一环六区两廊多点”生态旅游发展布局,提升打造高原湖泊、盐湖风光、冰川雪山等一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开辟出一批自然生态、观光探险、源头科考等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大区域、大流域旅游联动发展。

  以建成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为主脉,优化农牧产业布局,发展牦牛、藏羊、枸杞、藜麦等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农畜产品功能区和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潮起高原,波澜壮阔。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在牢记嘱托中迸出生机活力,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提供了强力支撑。

  扛起责任,筑起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发展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多次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提出重大要求,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殷殷嘱托,赋予了责任和使命,也传导出信念和力量,青海扎实落实、全力推进。

  青海以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全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努力以“四个转变”开辟青海绿色发展新境界;实施“一优两高”战略,以生态报国、生态立省,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开展保护“中华水塔”行动,推进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五年“赶考”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交出可圈可点新答卷。坚决扛起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启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制度体系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探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海经验”。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全面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中华水塔”和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治理,全力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首届国家公园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为根本遵循发布“西宁共识”,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形成重要成果。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以上,河流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100%,均在全国领先;区域生态功能不断优化、国土绿化和高寒草山修复成效显著。

  ……

  今天的江源大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呈现出绿水青山、海晏河清、碧草连天、鱼鸟翔集、生灵万物栖息安享的大美画卷。

  民生福祉,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青海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守住民生底线,坚定不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小财政”托举“大民生”,始终把大部分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民生,一大批惠民举措相继落地,各族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

  立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经验在全国推广,整体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健康青海加快建设,综合医改持续推进,城乡卫生医疗条件得到巨大改善。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新冠肺炎疫情防果断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民,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推进……

  “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易地搬迁,让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旧貌换新颜,村民可支配收入比2015年翻了5番。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让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香达镇前买村81岁的低保户尕玛才培老人,在当地的养老服务中心舒心颐养天年。

  带民增收,帮民致富,圣源地毯公司拿出实招实技,搭起平台,以企业之肩扛起增进民生福祉的社会责任。

  不言而喻,如今,青海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以民生改善汇聚民心,赢得民心,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不竭动力。

  截至2021年,全省累计命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家庭68.87万户、社区426个、乡村4122个、学校1066所、机关2564个、企业902个、军营157个,建成50个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点,在辽阔的青海大地构建出全民共创共建共享生动局面。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省把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青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正在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