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初晴、碧空如洗,闽东北山区空气中飘散着浓郁的草木清香。沿崎岖山路蜿蜒而上,记者来到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乡采访。
革命年代,山高林密的霍口是一片红色热土,开展过声势浩大的“破仓分粮”斗争,活跃着以畲族群众为主的霍口游击独立队,为解放罗源及周边地区作出过重要贡献。
昔日的霍口“靠山吃山”,畜禽养殖、竹木加工业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随着近年来大型水库的建设,霍口成为福州市第二水源保护区。这意味着数千户村民要另寻生计,转产转业的新难题摆在眼前。
“生态保护没有退路,我们坚决对污染环境的产业说‘不’,畜禽养殖、竹木加工产业全部退出。到2019年时,全乡没有一家工业企业。”霍口乡党委书记雷农水说。
立足当地生态优势,仅用短短几年时间,霍口把食用菌做成了大产业。
川边村,山脚下的一处菇棚内,阵阵菇香扑面而来,排列整齐的菇架上层层叠叠摆满了菇棒,已近收获季尾声,一朵朵破壁而出的饱满香菇让人欣喜。
身着畲族服装的村民雷兴福正在采菇,他过去一直在外跑运输,2020年起在村干部引导下种起了香菇,尝到了甜头。“菇棚占地6亩,种植10万多棒,总产量约1万斤,最贵时干菇一斤能卖到21元,毛收入在30万元左右。”雷兴福给记者算着这一季的“收入账”。
畲乡村民雷兴福正在采菇。(新华社记者王成 摄)
朵朵小香菇,撑起致富伞。2021年,霍口香菇生产超1000万棒,年产值1.8亿元。如今,霍口正在建设9个冷链仓储中心,打造涵盖生产、仓储、销售的全产业链。
在香菇之外,霍口还发展笋竹一体、特色畲医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油茶、紫竹、黄桃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全年农业总产值达3.39亿元。
作为福州市最大的民族乡,霍口正努力走出一条民族特色发展之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青山环抱的福湖畲族村,畲族人口占95%,是当年福湖武工队所在地,现在是国家级特色村寨。村里街道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畲族民俗展示馆、畲医药百草园、雷家大院等畲文化风貌建筑展现别致的畲族风情。
游人在福湖村游览、拍照。(新华社记者王成 摄)
“我们要做大畲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利用邻近的畲山水景区资源,加大畲族服饰、畲医药、畲绣等非遗保护开发力度,把福湖打造成畲乡民俗体验游目的地。”福湖村党支部书记雷文喜说着规划。
60岁的村民雷秀福采用传统畲族工艺制作的风味豆腐,在罗源小有名气,不少消费者慕名购买。“遇上重要节日,最多时一天能卖200多斤豆腐,收入过千元,消费者得提前预订。”雷秀福告诉记者。
霍口畲乡的变迁,离不开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针对霍口村民发展产业面临的资金难题,罗源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推出“畲情贷”金融产品,两年多来已为霍口农户提供贷款逾1亿元,解了村民燃眉之急,大大降低了农户融资成本。
为了解决因霍口水库建成后淹没部分道路对沿线群众出行产生的影响,一条总投入过亿元、全长7.83公里的复建公路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乡村连接外界的交通将更加畅通。
雷农水告诉记者,“做足山水文章,做强特色产业,促进民族团结,加快乡村振兴”是畲乡奋斗目标。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