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一场“与西藏籍学生结亲结对”活动在武汉洪山中学启动,让异乡求学的西藏孩子有了武汉“爱心爸妈”。这一项目的推动者李筠说,活动的初衷是给远道而来的西藏孩子提供一些帮助,但4年过去,这些孩子不断成长进步,结对的爱心家长队伍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结对活动中一点一滴的互动最终变成了文化的融合、民族的融合,变成了一辈子都不可能断线的亲情温暖。她感慨:“没想到这个小而美的民族融合探索,带大家‘开辟了另一种人生’,一起走得更远”。
一名结对家长也曾感言,结对活动表面上是援助者给了西藏孩子关爱,给了他们一个“家”,“但孩子们带来的宁静、阳光和纯粹,让我们内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
离开武汉大半年了,藏族姑娘德吉康卓一直珍藏着与“武汉爸妈”巫世峰、许明莹一家人的合影。
2018年初秋,16岁的她从家乡西藏山南只身来到武汉洪山高中上学,3年后考入兰州大学。每逢节假日,平常“个性安静、不善言辞”的德吉康卓一定会给巫叔叔、许阿姨发去祝福的话。
巫世峰、许明莹也一直惦记着她。在他们的微信朋友圈,德吉康卓一直被称作“女儿”。
这段跨越千里的缘分,源自2018年在洪山高中启动的“与西藏籍学生结亲结对”活动。4年来,56名像德吉康卓这样的西藏孩子在武汉有了“爱心爸妈”。
给西藏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洪山高中是武汉市首批招收西藏散插生的高中。怎样帮助西藏孩子更好、更快地融入这座城市与高中生活?2017年12月,洪山区政协的一项提案《让每个来洪山学习的西藏孩子在洪山有一个“家”》,引起当地重视,该区决定启动汉藏亲情结对活动。
活动对爱心家长设有一定的“门槛”。有爱心、有民族情怀是首要标准,必须尊重藏族孩子的民族习俗、维护他们的人格与自尊;有责任感,关心关爱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同时,具备相应的教育能力,能够从精神层面引导藏族孩子的成长。
首批19个爱心家庭从政协委员、妇女代表、机关干部、大中小学教师中遴选而出。2018年6月2日,洪山高中19名高一、高二的西藏学生,与19个武汉爱心家庭正式结对。
爱心家长组建了微信群,用来交流、报备“如何带娃”。按照活动规定,结对孩子不能在外留宿。平时,爱心家长会来学校看望结对孩子,周末与节假日带孩子们回家吃饭、聚会,一起参观博物馆、郊游等,熟悉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也穿插其中。首批结对学生加央次成至今记得2018年10月,与“爱心爸妈”、其他20多个结对家庭一起,跟随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专家到武汉龙泉山采集生物化石的“寻宝”之旅;此外,一起在学校食堂包饺子迎新春,到国防科研单位717所参观研学,毕业季由汉族家长陪着一起走过学校的“成人礼”大门……和“爱心爸妈”一起度过的一个个温暖瞬间,凝结为这群西藏孩子共有的珍贵记忆。
变化一点点发生
“爱心妈妈”宋全秀“一度很失落”。
宋全秀是在2019年12月与西藏孩子尼珍结对的。一有空,宋全秀就去学校接尼珍聊天吃饭。但起初的一年里,尼珍很少联系她,每每送回学校后,“好不容易积攒起的热乎劲儿好像又清零了”。
宋全秀与学校老师、其他爱心家长交流,才知道西藏孩子淳朴的同时大都腼腆,需要给他们时间来熟悉、走近彼此。“现在想想,当初是我们太心急了”。
一次,尼珍突发牙痛,宋全秀当即挂号,带她去医院治疗;后来,得知尼珍的一名西藏学妹生日快到了,宋全秀就将她们一起接出学校过生日;细心的宋全秀还提前给尼珍也准备了礼物。这些事情让尼珍觉得“宋阿姨就像自家的一位亲人”。
尼珍也渐渐向她敞开心扉。尼珍是独生女,此前父母告诉她“只要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就可以了”。一次,她问宋全秀,“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学习?”宋全秀循循善诱:“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可以学到更多本领,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将来也能更好地建设家乡。”
这让尼珍体会到了“使命感”,成绩一点点提升。再见面时,尼珍告诉她,自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考上武汉的一所重点大学。宋全秀欣慰不已。
今年春节期间,尼珍表示想要和父母一起为宋全秀定制一件藏服。她这样回复:“谢谢姑娘的心意,不着急,等高考结束我陪你回西藏,一起去挑。”
新学期以来,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宋全秀只能在周末通过电话与尼珍联系。一次,尼珍发来信息:“阿姨,我很想你,你也要做好防护,等疫情结束了我们就见面。”这让她再次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9年1月,德吉康卓第一次见到巫叔叔和许阿姨。结对仪式结束后,叔叔阿姨没有离开,和她在校园里散步聊了许久。那天距离春节只有3天了,他们邀请她春节“一起回家过年”。
两天后,许阿姨来到学校,接她“回家”。阿姨带着她和“妹妹”一起买新衣服,给她买了羽绒服、棉外套、裤子、两双鞋。除夕、正月初一、初二,阿姨每天清晨来学校接她回去,和全家吃团圆饭,晚上再送她回宿舍。
许明莹注意到,德吉康卓有些拘谨,常常“问一句答一句”。直到几个月后的一个周末,学校组织结对家庭研学,为了方便沟通,她特意带上女儿,并提前买好德吉康卓爱吃的零食。“就像读初中时,妈妈把好吃的送到学校。”德吉康卓记得,“那天,许阿姨和妹妹拉着我一起聊天拍照,特别开心,我感到自己也是这个家的一员。”
德吉康卓在山南读初中时,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到了洪山高中,由于英语基础较差,总分一度在全班倒数第一。这让她压力很大。巫世峰知道后,时常拿自己年少家贫、发愤学习考上博士并成长为一家企业负责人、回乡助学济困的经历给她鼓劲。德吉康卓调整心态,两年多里将英语成绩提升了60多分,最终考上兰州大学。
这也给她增添了信心。“我从叔叔阿姨身上不仅收获了温暖,还看到了踏实、自强、助人的正能量。”德吉康卓说,如今自己也开朗了许多。
小而美的探索可以走得更远
按照要求,每轮结对时间为3年。事实上,已经毕业的西藏孩子与武汉“爱心爸妈”结下的缘分不仅没有终止,反而历久弥新。
2021年6月11日,是德吉康卓高考结束后离汉返乡的日子。这天,巫世峰、许明莹带着儿女和给德吉康卓一家人准备的礼物,早早来到学校送女儿一程、继续为她鼓劲。看到他们,德吉康卓“开心又不舍”,赶紧一起拍下“全家福”留念。她没有想到的是,许阿姨还给她送来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
8月,拿到录取通知书,德吉康卓第一时间向巫叔叔、许阿姨报喜。考虑到孩子读大学学费还没着落,巫世峰夫妇当即汇去两万元。
德吉康卓记着这份感情。“因为巫叔叔、许阿姨在武汉”,她打算将来考研回到武汉深造,“一家人再团聚”。
在巫世峰与许明莹看来,德吉康卓“就是家里的大女儿”,他们时常以她踏实上进、独立自强、考上重点大学的成长故事鼓励女儿、儿子,“要向姐姐学习”。
德吉康卓的爸妈以种植青稞、小麦为生,不会讲普通话,他们托德吉康卓寄来一些特产。许明莹也惦记着远方的亲人,有时,她的手机会接到一些陌生来电,如果是西藏的,“都会有种特别的感觉,生怕漏接”。
洪山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李筠是这个项目的推动者,也是首批参与结对的爱心家长。结对的孩子高考填志愿,她和丈夫帮着查资料、提建议;孩子喜欢篮球明星詹姆斯,他们为他准备与之相关的小礼物;孩子读大学,她和丈夫、儿子一起买来生活用品送他去报到,帮着整理床铺;如今孩子读大三,他们鼓励他考研深造,还找来英语老师一对一辅导,“孩子本来就很淳朴、优秀,看着他越来越阳光、上进,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她打趣“仿佛白捡了个儿子”。
李筠坦言,活动的初衷只是给远道而来的西藏孩子提供一些帮助,但4年过去,这些孩子不断成长进步,结对的爱心家长队伍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结对活动中一点一滴的互动最终变成了文化的融合、民族的融合,变成了一辈子都不可能断线的亲情温暖。她感慨:“没想到这个小而美的民族融合探索,带大家‘开辟了另一种人生’,一起走得更远”。
一名结对家长也曾感言,结对活动表面上是援助者给了孩子们关爱,给了他们一个“家”,“但孩子们带来的宁静、阳光和纯粹,让我们内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宋全秀同样有自己的收获。以前她常羡慕身边那些有机会参与援藏工作的朋友,“因为这次结对活动,我也能以自己的方式在西藏留下一点特殊的印记”。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