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非遗借助短视频“圈粉”年轻一代,考古盲盒向公众打开探寻历史之门,博物馆、大剧院里过周末成为生活风尚……过去一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创新创造活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各族群众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如何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传承与创新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听听代表委员们的关注与思考。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王林旭:
以现代化、创新性的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新一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海南参演剧目舞蹈诗《锦绣家园》剧照。中国民族报社图片库
去年,我随全国政协调研组赴云南调研,走进怒江州一所建在大峡谷中的学校,我在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美术教室里,与当地的小学生一起上了一堂美术课,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深深感染了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创新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缩小城乡文化、教育差距,大力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
近些年,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喜欢中国、中文、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应有可为、必有可为。
面对时代重托和人民期待,我们文艺工作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的养分,要从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人民丰富多姿的生活、时代关切与需求中寻找创作灵感,创作有精神高度、有社会内涵、有人文价值、有中国精神的精品力作。同时,要以现代化、创新性的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大学副校长贾殿赠:
增强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建议,加强学习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新技术,探索以视频方式为主的教育形式,使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类学校思政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必备内容、考核指标;加强艺术创作力度,充分挖掘各民族共同建设伟大祖国的历史和现实素材,创作丰富多彩的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鼓励各民族优秀代表进学校、进社区,以自身爱党爱国的成长经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正确看待“大我”和“小我”、“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进一步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
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华文明主题乐园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值得我们去大力继承和弘扬。然而,目前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还停留在学术层面,离家喻户晓还有一定距离,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河南安阳开启“公众考古模式”,各地考古爱好者可前往殷墟遗址学习体验。为考古志愿者按照考古工作人员的讲解为一座龙山文化灰坑出土的陶器残片分类。
为改变这一现状,活化利用考古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议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中心城市建设中华文明主题乐园,进一步创新传播方式,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主题乐园可以利用AR、VR等数字化技术,展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华先民丰富多彩的衣食住行、发明创造、各区域文明形成时期和各个古代王朝的代表性场景,集中展示中华文明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希望在这些穿越数千年文明史、充满精彩细节的超大型乐园里,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在游玩中,沉浸式地感受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河南安阳开启“公众考古模式”,各地考古爱好者可前往殷墟遗址学习体验。为工作人员在教考古志愿者测量灰坑。
以四川为例,比如成都平原进入初期文明的宝墩遗址、享誉中外的广汉三星堆遗址等,可以根据目前的考古研究,复原场景,设计沉浸式体验的节目;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距今2000多年的提花织机,通过现代科技复原模型后可以织出精美的蜀锦。根据我们积累的大量关于古代纺织品和服饰的素材,通过复织和模特的展示,让大家直观、清晰地看到古人是如何着装打扮的。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一些中心城市和从事文旅事业大型国企和民企大力支持,齐心协力使乐园早日落地,为城市打造文旅结合的优秀场景、弘扬传承中华文明和历史文化的金名片!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
做好边疆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考古发掘可以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边疆地区的文物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记录了各民族的社会制度和生产生活轨迹。做好边疆考古发掘与阐释,对于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讲好边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内蒙古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经过考古发掘,以实物证据确认北庭故城外城为唐代构建,展现了唐代北庭都护府的历史地位。内蒙古发掘的元上都遗址,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融合的产物,再现了元朝繁荣的社会形态、融合的民族关系。
我建议,加强考古成果转化与传播,建立遗址博物馆或遗址公园,活化文物遗址,满足群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望;相关部门应与考古领队签订责任书,考古工作者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考古报告,及早呈现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让更多人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白庚胜:
打造“新基建” 推进文博行业深度数字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文物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博物馆事业高速发展,文物活化利用不断深入,文物和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持续推进,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向纵深拓展。
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工作人员用全息影像技术向参观者展示文物。文静摄
在数字时代,文化新业态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其中文物成为重要的标识要素,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文博行业在努力推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思维观念保守、财政资金紧缺、专业人员不足、体制机制受限等主客观困难。
当前,我国文博行业亟待找到文物科技创新和应用的新手段,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亟须找到文物与当代年轻人的连接点,拉近年轻人与文物的距离;亟须完善文博行业的数字服务,推动文化遗产的多元共享。
基于这些现实需求,我建议打造文博行业“新基建”,推进文博行业深度数字化,构建文博行业“全生命链条”的数字化,加强文博行业的全链条知识产权管理,支持数字文物资源向社会开放,加快制定文物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强化文物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支持文博机构、企业和行业组织共同建立文物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推动文物活态化传承,文博机构可联合高校、企业、组织等力量,共同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创IP,打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推动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社会化参与,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挖掘、呈现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
夯实迈向世界博物馆强国的法制基石
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今年2月,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北京落成开馆。图为市民在馆内参观。 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供图
截至2021年底,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登记博物馆总量已达到5700余座,年参观人数超过10亿,还出现了考古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许多新的博物馆形态。相比之下,博物馆既有法规在应对考古发掘品配置、博物馆之间藏品交流、文物鉴定和市场交易、智慧博物馆建设、数字化文化产品生产、综合性文博人才培养等方面明显能力不足,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来从根本上给予制度支撑。
法制建设是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国现有博物馆相关法律层级不高,专门性的博物馆法律尚付诸阙如。在实际工作中,博物馆规范体系主要以形式多样、庞杂分散的规范性文件呈现,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导。此外,由于实行属地管理,文物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边界模糊,博物馆文物资源协调能力也显现不足。
基于此,我在提案中提出,尽快将博物馆立法补充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由相关专委会加强统筹协调,开展立法调研,启动立法程序;充分征求不同类型博物馆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广泛凝聚行业及社会共识,研究起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可操作性强的博物馆法草案;明确突出重点、分类管理、规范有序、强化导向原则,将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使命职责纳入法制框架,把文物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分离开来,加强博物馆资源整合,切实保障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加强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国家收藏与利用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各民族人民根植于乡土文化,创造出的具有本原审美文化特征的民间造型艺术形式,广泛应用于各民族生活场域,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民间美术在形式上包含绘画、服饰、头饰、刺绣、染织、纸扎、雕塑等种类,表达了各族人民在生活中对于美的朴素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祈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很多民间美术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面临消亡与流失的危机。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对民间美术进行抢救性收藏。中国美术馆在民间美术传承和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在馆内近6万件(套)民间美术的收藏主要来源于这个时期。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民间美术收藏工作还存在诸多局限性:一是对边远地区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美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缺乏对于美术收藏的总体规划。
为此,我呼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加强国家层面对于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系统性收藏和利用。一是由中国美术馆牵头,深入民族地区考察,全面梳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建立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国家收藏规划;二是设立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国家收藏专项扶持资金;三是在国家收藏基础上,通过典藏活化来展示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之美,扶持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展览;四是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美学、文化、历史、民俗的价值,以艺术之美共画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编辑:马永)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