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新的测评指标“指挥棒”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 |创建工作新观察
来源:中国民族报 钟华民 发布日期:2022-01-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测评指标是衡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效的标尺,起的是指方向、定标准的作用。及时调整完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是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建工作自身不断创新发展、提档升级的必然要求。

  近日,国家民委修订并公布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测评指标,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的重要要求,新指标在设置测评项目、细化测评内容、确立各项权重时,鲜明突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明确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等重点任务;突出了对西部、东中部地区的分类考核,提出不同的工作侧重,指导各地立足实际找准创建工作的切入点、关键点;突出了对工作实效的考核,强调创建工作要杜绝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花架子”“空壳子”,引导各地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努力融入地区行业中心工作,以各族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来评价创建效果。

  对于新指标,要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其蕴含的价值导向,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建工作的“纲”和“魂”,为各项工作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芯片”,驱动创建工作始终围绕主线、彰显主线、服务主线。要广而告之。通过广泛宣传、深入解读、系统培训等多种方式,让所有创建地方和单位都明确新标准新要求,也让各族干部群众都感知到创建工作的新内涵、新气象。要深入实践。引导各地切实按新指标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载体、新举措。要依标评审。切实发挥好新指标的“指挥棒”作用,严格按照标准开展选拔推荐和评审命名,实现精准考核、规范考核,真正选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做在前、走在前的示范典型。

  完善测评指标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各地要把准工作方向,创新思路方法,完善实施细则,把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使创建工作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