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1951年5月23日,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古老的雪域高原从此换了人间。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他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用身躯和高原环境作斗争,用坚守诠释家国情怀,在巍巍高原铸就了精神高地,培育和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使命在肩,精神锻造于高原
解放军进驻拉萨(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经历过寒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了解历史的人,方能理解历史创造者的伟大。
1950年,为解放深受封建农奴制压迫的百万西藏人民,党中央一声令下,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踏上了进军西藏的征程。
进藏之路,难于蜀道。在和平解放前,偌大的西藏没有一条公路,从青海西宁或四川雅安到拉萨往返一次,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
面对困难,进藏部队官兵喊出“吃大苦、耐大劳”的口号,实现从“三年一换”向“长期建藏”的思想转变。
在与恶劣大自然的斗争、较量中,伟大精神得以锻造。
高寒缺氧、物资匮乏……在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下,官兵们爬雪山、涉激流、忍饥寒,一边进军、一边修路。遇到高山,他们就依山造路;遇到大河,他们就入水搭桥;缺乏食物,他们吃树皮草根充饥……不少战士牺牲在进藏路上。
时任十八军52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的魏克在《进军西藏日记》中写道:“队伍吃完了所有粮食,只能靠汤水、野菜充饥,整个部队疲劳得只能一步一挪地前进,后来连向导也累得睡下,起不来了。”
当年的进藏女兵李俊琛曾回忆:“每个人的背负重量不少于50斤。翻越大雪山时大家都嘴皮发紫,面色苍白,只能艰难地张嘴喘气,许多人吐出的痰都是粉红色的……”
原十八军进藏老兵薛景杰说:“ 那时候没路,缺氧,吃穿保障跟不上,但战士们硬是克服困难挺进了拉萨,解放了西藏。‘老西藏精神’正是发端于70多年前西藏和平解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进藏部队的战士们既当“战斗队”又当“生产队”,既当“工作队”又当“宣传队”,克服各种困难胜利进藏,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伟大使命。
进藏后,面对物资短缺的给养困难,西藏军区领导和机关干部身体力行,艰苦奋斗,带头在拉萨河谷开垦荒地建立八一农场,生产粮食和蔬菜,最终在西藏站稳了脚跟。
这是一场与自然的斗争,这是一场与高原的较量,这是一场精神的洗礼。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一批批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来到雪域高原,参与西藏建设。后期进藏的同志,将十八军进藏官兵尊称为“老同志”;60年代后进藏的干部,又把50年代进藏的称为“老西藏”;再往后,人们把80年代前在藏工作的各族干部都叫作“老西藏”,并把这些“老西藏”身上体现出来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称为“老西藏精神”。
无私奉献,精神扎根在高原
318国道旁的林芝市鲁朗国际旅游小镇。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孔繁森(右)在阿里看望孤寡老人(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山东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誓言。他本来是作为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选调的,自治区党委见他年富力强,决定改派他到高海拔的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征询他的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年轻,没问题,大不了多喘几口气!”“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在岗巴工作的3年里,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孔繁森第二次赴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等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年底,他到阿里工作,把领养的孩子也带到阿里,白天忙工作,晚上辅导孩子做作业。有人问他为什么条件这么艰苦还要领养孩子,孔繁森回答:“我见到困难群众,如果不去帮助,我心里就像欠了什么似的特别难受。”
阿里地处西藏最偏僻的西北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广人稀,交通极为不便。“无垠戈壁绿一丛,历尽沧桑骨殷红;只缘根生大漠下,敢笑翠柏与青松。”翻开厚厚的《孔繁森日记》,这首孔繁森写于1993年6月的诗作,表达了共产党人在极端环境下不畏艰苦、坚定乐观的精神。
1994年11月,孔繁森在工作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当时,他的身上仅有两件遗物——8元6角钱和他去世前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人们用一副挽联感念他对西藏的深情——“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如今,阿里烈士陵园,孔繁森墓旁,一簇簇红柳坚韧挺拔。他的那句“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已经成为西藏党员干部共同的精神财富。
数据显示:1951年至1978年,中央从全国调派3万多名干部到西藏工作;1994年至2020年,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对口援藏省市等单位的9682名优秀干部前来支援西藏建设。对口援藏实施以来,有16名援藏干部牺牲,仅2020年西藏在岗牺牲的公务员就有60多人,是和平时期牺牲最多的群体之一。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接过接力棒,发扬“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繁荣发展矢志艰苦奋斗,甚至献出宝贵生命,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时代内涵。
引领前行,精神传承在高原
西藏各地群众的笑脸。 新华社发
2021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见到那些皮肤晒成了古铜色的援藏干部们时,十分动情地说:“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一方面支援了西藏,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锻炼了干部、成长了队伍。援藏应该是你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回溯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光辉历程,正是一代代人坚持和弘扬“老西藏精神”,才有了西藏“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在广大援藏干部中,不少人做出了像孔繁森那样的选择——多次接力援藏。福建援藏教师“夫妻档”李光文、陈红累计5次援藏,用热情浇灌雪域高原的教育事业;广东援藏干部胡雄英连续援藏3次,用近10年时光见证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从设计、建成到运营;陕西援藏干部吕智勇3次援藏,甘为“高原上的一棵草”……
在援藏工作中,人们看到了“老西藏精神”中所蕴含的团结、奉献的力量带给西藏各地的巨大变化:日喀则市白朗县,一座座现代化蔬菜大棚鳞次栉比,这是山东援藏干部带领当地群众建起来的;那曲市双湖县,群众通过捕捞和加工卤虫卵脱贫致富,这是在中石油援藏干部支持下实现的;阿里地区噶尔县,如今街道绿树成荫,绿化水平大幅提升,这是陕西援藏干部带着当地群众干起来的……
离开舒适的环境、远离温暖的家庭、告别熟悉的工作,走向雪域高原,忍受身体的各种不适,在艰苦环境下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一批批援藏干部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诠释着“老西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强大力量,为雪域高原发展作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
70年来,历史忠实地记录下西藏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
从人背畜驮到立体交通,从“家家烧牛粪”到“绿电出高原”,从缺医少药文盲多到学校医院到处有,西藏农牧民收入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98元,是有史料记载的1965年的135倍。翻天覆地的变化,刻在世界屋脊的山山水水,写在西藏各族群众的一张张笑脸上。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宝库中独具风采的璀璨明珠,“老西藏精神”镌刻着进军西藏、建设西藏的不朽功勋,成为推动雪域高原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激励着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为了雪域高原的美好明天奋力前行。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