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莫拉晨景(2021年12月6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清晨,薄雾从山间涌起,阳光在云缝中透出丝丝光亮,伴随着太阳升起,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的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司莫拉村依山而建,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村寨。如今,在各级政府和村民的努力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改变 从除旧开始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10多年前,三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家清可不这样认为。那时候这个“幸福的地方”是另一番景象。“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这个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司莫拉曾经的写照。
拼版照片:上图为司莫拉曾经的村内道路(资料图)。新华网发(腾冲市清水乡供图);下图为如今的司莫拉进村道路(2021年12月4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赵家清参过军,做过辅警,2010年开始担任三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个工作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没这么简单。”赵家清回忆,由于村里老一辈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很难赢得大家的信任,“他们不相信你的一些理念,还会给你泼冷水。”
赵家清没有放弃。在通过深入开展走访摸底后,他和当地村干部一起分析三家村贫困原因,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制定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任期目标规划。
赵家清配强村组干部队伍,制定严格作息时间——24小时轮班制,让群众每时每刻都能找到组织。但一段时间后赵家清发现,他们每天都是忙于“帮群众写个证明,把材料往上报一下”这样的事情上,没有真正带领群众去发展。
赵家清在司莫拉(2021年12月5日摄)。新华网 郭康 摄
村子如何发展?赵家清首先盯准了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把进村道路、饮水、通电等问题先解决。
于是赵家清挨家挨户沟通讲解。白天处理村民事务、到乡镇协调,晚上进村入户,掌握村情民意,每户村民家至少要去4次以上。村委会离他家不到2公里,赵家清却经常来不及回家吃饭,村委会成了他的半个家。
2014年以来,通过争取资金、引导村民投工投劳等形式,司莫拉短时间内完成了道路硬化,人畜饮水等工程,为佤寨发展奠定了基础,再通过整合“民族文化示范村”“美丽乡村”等项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实施了“农改危”“扶贫安居”“厕所革命”以及村庄环境整治、村内道路硬化、人畜饮水等工程。司莫拉变样了,村民们也开始认可这个年轻的书记了。
发展 用旅游来抓
司莫拉土地零散,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地或外出务工。脱贫攻坚以来,党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推动各地实施精准扶贫,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当地政府经过多次调研,决定利用司莫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元素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带动土特产、餐饮、住宿等业态多元化发展。2017年,全村如期脱贫。
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旅游,就要把资源整合起来。2020年6月,村里成立了司莫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每户村民都能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合作社聚合资源做好做美大环境,再引领村民发展各类业态。”赵家清说。
罗爱艳打扫客栈(2021年12月4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村民罗爱艳是合作社的一员。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她告别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不仅开起客栈、售卖土特产,还当上讲解员,为游客介绍家乡的美食美景和巨大变化。她介绍,村里游客量最多的时候一天4000人次。
“现在已经很幸福了,但还是要努力奋斗,过上更好的日子。”罗爱艳说。
团结 让乡村振兴
司莫拉村是一个以佤族为主的村寨,同时还生活着汉族、景颇族、彝族等群众。“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样的标语写在村中显眼处。
人心凝聚,司莫拉的发展蒸蒸日上。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司莫拉构建产业联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将群众团结起来、产业集聚起来、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起来。
罗转娣在司莫拉幸福餐厅工作(摄于2021年12月4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夜幕降临时,汉族村民罗转娣常常会和其他村民一起唱歌跳族。
10年前,刚嫁入村子的罗转娣性格内向,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罗转娣不仅学会了茶艺,也不怕与人交流了。如今在“幸福餐厅”务工的罗转娣,尽管时常忙得饭都吃不上,但她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丈夫在身边,孩子在眼前,很幸福!”
赵加熬在清扫道路(摄于2021年12月5日)。新华网 郭康 摄
67岁的村民赵加熬的幸福值也在不断增加,自从7年前回乡做保洁,他见证了村庄环境的变化,“不仅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还能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感觉很舒心!”
“各民族群众在这里同吃同住同乐,民族团结的种子早已种在了每个人心中。”赵家清说,让群众与村庄同富裕、同振兴,基层党组织就要发挥好作用,用党建引领浇灌出民族团结之花,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完)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