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深刻把握,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智慧,对我们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在全国改革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的政策措施之密集、扶持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民族地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做到所有工作都向此聚焦。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创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必须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虽然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但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没有物质,改革发展就如无源之水;没有精神,改革发展就没有方向,没有支柱和动力。推动民族工作,既要依靠物质力量,也要依靠精神力量,既“管肚子”又“管脑子”。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并不自然而然带来民族团结,并不自然而然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在民族工作中,一方面要继续用好发展这把钥匙,同时也要把精神这把钥匙用好。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争取人心,根本的一条是要增强改革发展的普惠性、包容性,缩小发展差距,使各民族都搭上现代化的快车,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各民族地区的区域位置、资源条件不尽相同,因地制宜找准发展的路子是关键。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要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特色优势资源,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在推动物质不断富裕的同时,要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精神,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营造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氛围,让各族群众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舟共济、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更加注重从伟大建党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获得不竭力量,更加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营养,坚定各族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决心,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让各族人民深切感受党中央关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祖国大家庭温暖,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