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生态卫士”守护西藏绿水青山
来源:新华网 田金文 发布日期:2021-07-1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近年来,西藏结合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让群众充分享受生态政策红利。据统计,2016年以来,西藏累计为群众提供70万个生态岗位,群众增收近40亿元。

  

牧民指挥羊群从色林错经过(2020年4月29日无人机摄)。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摄

  仲夏的早晨,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保员次成塔青一早就出门了。“这个季节是藏羚羊产仔的季节,我每天早上都在保护区周围巡逻,观察野生动物,看它们是否需要救助。”次成塔青表示,“野保员这个工作很不错,不仅能为保护家乡生态环境出一份力,还有工资收入。”

  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像次成塔青这样的野保员共有42名,每人每月能获得3000元收入。在他们的努力下,目前,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次成塔青(第一排左三)和护林员伙伴们(2021年2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摄

  这得益于西藏依托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专项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的政策。

  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雪乡,普次仁已守护山林好几年了。

  普次仁说,十几年前,当地老百姓冬天取暖和生火做饭都需要烧柴,附近村民习惯上山砍树。不仅如此,在墨竹工卡县,还存在迁徙、栖居于此的黑颈鹤、马鹿等野生保护动物被偷猎现象。

  由于保护区面积大,普次仁每次巡逻的时间特别长。遇见砍树的人,他会耐心劝说,还在附近的村子开展保护生态的宣传教育。遇到不听从教育劝说的,他要将其带回管护站,等待有关部门赶过来处理。

  农牧民不再和大自然抢饭吃,而是吃上生态保护饭。通过参与公益林管护获得劳务收入,部分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发生实质改变。以前只见自行车的扎雪乡,如今每家每户都有摩托车,有些人家还开上了小轿车。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成为野保员、林保员、湿地保护员,成为雪域高原的“生态卫士”,也在保护环境中实现增收。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