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血脉 达明伟 摄
成功举办首届国家公园论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走在全国前列;湿地面积稳居全国首位,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7.4%;裸鲤资源蕴藏量较实施保护前增长38倍,藏羚羊由最低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只左右;
……
这是一组有力有为的数据,更是一份提气亮眼的成绩单,是“十三五”时期全省上下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写照。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回顾过去五年,青海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己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时俱进推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
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步履铿锵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立足省情定位、彰显生态之最,今日青海,把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第一抉择,在生态贡献中实现青海价值,在生态责任担当中展现青海作为。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青海儿女依旧不忘2016年全国第一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花落青海;2017年青海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之一;2019年,在全国率先开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于青海,这不仅仅是党中央赋予的政治任务,更是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
几年来,全省上下勇担国家使命,落实试点任务,聚焦改革目标,当好“施工队长”,以敢为人先、敢于争先的勇气求索创新,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蹄疾步稳,正在展现大美青海之魅力。
聚焦关键、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强化保障,以坚持集群发展的思路,全面谋划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时至今日,三江源国家公园31项体制试点任务已全面完成,在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政策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成果,确立了9大国家公园建设理念,初步形成了15个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创新之路。
再到祁连山国家公园,规划体系建设、管理机构组建、资源本底调查、生态环境监测等基础任务基本完成,陆续建设了40个标准化管护站、大数据中心、展陈中心等重大设施,为正式设园创造了条件。得益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扎实推进,祁连山腹地珍贵的草木生灵得到更好保护,先后拍摄到了五只雪豹、六只兔狲、五只荒漠猫同框的珍贵画面。
当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省会西宁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并形成论坛重要成果《西宁共识》;2020年,国家公园示范省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在“三步走”战略中变蓝图为现实之景,青海又一次为全国承担起创经验、立示范、树标杆的重任。
污染防治攻坚战 成效显著
全省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从305天增加到354天,三大河流干流出省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湟水河出省断面Ⅳ类水质达标率100%、Ⅲ类水质占比超过5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过去五年,我省坚决向污染宣战,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提亮发展成色。
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仅关乎发展更关乎人民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省会西宁穿城而过的湟水河是青海人民的母亲河,也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如今的湟水河已经成为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景观,也成为了众多水鸟的栖息地和生存乐园。
省人大代表、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董小宁谈及感受时说:“推进湟水河治理是人民的呼声,近年来政府下大力气治水减污,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等措施,湟水河水生态治理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母亲河的目标实现。”
从湟水河畔放眼青海大地,过去五年,我省坚持标本兼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达到最好效果。
2020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2%,较2015年提高13.5个百分点;1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优良比例较考核基准年(2014年)提高15.8个百分点,高出国家目标10.5个百分点,长江、黄河、澜沧江出省水质始终保持优良。
“十三五”时期,全省累计完成地级、县级、重点乡镇“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114个,并在全国率先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通过在三江源地区重点乡镇、游牧民定居点等地,实施生活型污染防治、水源涵养功能维护、面源污染控制等一系列工程项目,三江源头水生态保护修复初见成效。
除此以外,“十三五”以来,全省已累计整治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达4515个,开展生活污水治理313个村庄,实现了全省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占行政村总数比例超过10%的目标要求。
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如今的青海大地上,从湟水之滨到三江源头,从青海湖畔到祁连山下,超过60多亿立方米清洁水源承载着青海人的豪情壮志滔滔东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谐画卷正徐徐铺开。
如省政协委员、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谢占玲所言:“人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态环境保护不容忽视人的发展,还要给予更多支持。”
这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丁加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措池村,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深入推进,他从曾经的草原利用者成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并且每个月还有固定工资,享受生态红利的同时积极为国家公园建设贡献着绵薄之力。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实现“一户一岗”,如今像丁加一样的生态管护员已经达到17211名,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曾经是手持牧鞭的牧民,也曾亲身感受过生态环境“超载”带来的恶果。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启动,他们积极投身建设,成为了生态的管护者、山水的看护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赖以生存的家园。
再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村两委+”正调动起全民参与生态保护新模式,到2020年,我省在认真做好第一批9个试点村“村两委+”工作基础上,又在国家公园范围内新增了6个试点村,截至目前,各试点村认真研究“村两委+”工作,有力调动党员、群众参与试点工作,快速形成了良好工作氛围。
放眼全省,从机关到学校,从城市到农村,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生态环保理念正在成为全民的一致共识,人与自然正在辩证统一中实现和谐共生。今天的青海,高原大地处处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态势,大美青海成为美丽中国最养眼、最靓丽的绿色名片!
(编辑:彭凤平)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