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刺骨的严寒中,我收到了我曾经的采访对象牺牲的噩耗。
正在新疆喀什大学接受培训的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跌入校园人工湖冰窟的一个孩子,英勇牺牲。
这位曾获得过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道德模范、优秀护边员等殊荣,本报曾多次跟踪报道过的英雄,就这样和我们永远分别了!
一页,一页,又一页,深深的悲痛中,我翻阅这些年来采访拉齐尼的笔记,特别是2018年10月间,到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采访他和家人的文字,许多情景浮现在眼前。
中国民族报记者安宁宁(左一)与拉齐尼·巴依卡(右一)父子合影。
一
我的爷爷和边防官兵一道,建造了帕米尔高原上的第一座边境界碑,这是我最自豪的事。
——拉齐尼
“我年轻的时候,长年累月在外巡逻,顾不上家里,拉齐尼主要由他的妈妈带大。所以,他的性格不像我。”拉齐尼父亲的一番话逗乐了大家,也使那次采访变得轻松愉快。
在拉齐尼的院子里,有一间存放着一家三代为国戍边照片和荣誉证书的陈列室,面积不大,还展示有当地牧民早年巡边用过的望远镜、水壶、马鞍等。
墙上的一个木制相框里,镶嵌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一名战士正在和一个头戴黑色帽子的年轻人交谈。拉齐尼告诉我,戴黑色帽子的人便是他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刚组建不久,即将执行巡逻任务的连队官兵却犯了难。此行,他们要到吾甫浪沟(塔吉克语,意为死亡之谷)巡逻,路上经常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往返一次大约需要3个月。如果没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当地牧民做向导,连队官兵将寸步难行。
红其拉甫边防连所在地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风力常年有七八级,天气变化无常,时而艳阳高照,时而雨雪交加。因地势险要,通常只能靠“高原之舟”牦牛作为巡逻的交通工具。
就在这时,拉齐尼的爷爷自告奋勇,给连队当向导。此后23年,他的爷爷总是骑着牦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义务带领边防官兵巡逻。
拉齐尼一家三代义务为国戍边的历史由此拉开。
拉齐尼曾对我说:“我的爷爷和边防官兵一道,建造了帕米尔高原上的第一座边境界碑,这是我最自豪的事。”
1972年,年迈的爷爷走不动了,拉齐尼的父亲主动接过“接力棒”,与连队官兵一起爬冰卧雪、戍边巡逻,一走就是36年。
拉齐尼一家的获奖证书。安宁宁摄
二
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自己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守边护边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拉齐尼
拉齐尼说,在他小时候,曾一度不理解父亲的做法。因为父亲常年不在家,家里的活儿基本都是母亲在操持。
在长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拉齐尼逐渐懂得了“有国才有家”的道理,牧民们能有今天幸福生活全靠共产党,也意识到作为边民,为边防官兵做巡逻向导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共产党员的父亲,也在有意识地培养“接班人”。拉齐尼说,他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巡逻,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的技巧。
“边防官兵日夜巡逻,使祖国的边关得以安宁,牧民得以安居乐业。我们是这里土生土长的牧民,给他们带路理所应当。”2004年的一天,父亲对拉齐尼说,“我走不动了,你要把我做的事继续下去,为祖国的边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彼时,拉齐尼刚从部队退伍回家,而他服役的部队就在帕米尔高原。看着父亲坚毅的眼神,拉齐尼决定将父辈爱国守边的精神传承下去,把为国守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
近20年的巡边路上,危险无处不在。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都留下了拉齐尼深深的足迹。
有一年冬天,拉齐尼带领连队官兵深入吾甫浪沟巡逻时,天气骤变,鹅毛般的大雪纷纷落下。战士皮涛不小心从牦牛背上摔了下来,掉进一个雪洞里,周围的冰雪不断坍塌。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喊道:“大家都不要动!”随后,他爬到雪洞旁边,脱下衣服打成结,花了2个小时把皮涛拉了上来。而拉齐尼因严重冻伤,在医院抢救了3个小时才活下来。
“为国戍边,我们义不容辞。”拉齐尼说,“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自己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守边护边是我应该做的事情。等我干不动了,就把这项工作传给我的儿子,我们要在护边路上世世代代走下去。”
拉齐尼(执旗者)在巡边。安宁宁摄
三
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家和牛羊。
——拉齐尼
在塔县采访的第二天,我跟随拉齐尼乘车前往红其拉甫边防口岸,实地感受牧民巡边。
汽车在水泥路上平稳地行使着,沿途不时可以看到放牧的牧民。在车里,拉齐尼谈及,在爷爷和父亲巡逻的那个年代,去口岸一趟要耗费十天半个月时间,远不及现在方便。
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系列兴边惠民政策,彻底改变了“巡边靠走、通信靠吼”的传统巡边方式,“守边受穷”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拉齐尼说,以前护边员每月只能拿300元的补贴,现在每人每月的补助有2000多元。此外,巡逻线上还建造了执勤房,为护边员配备了专业的卫星电话、望远镜、摩托车等装备,护边员不再风餐露宿,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红其拉甫前哨站。这是拉齐尼和父辈再熟悉不过的地方。看到拉齐尼来了,执勤的官兵纷纷打招呼问好。从言谈举止间看出,拉齐尼与他们建立了战友般的深情。
10月,正是内地的金秋时节,但红其拉甫周边的山头已被厚厚的白雪覆盖,不时可以看到牧民成队制的巡逻。只见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雪地里,渐行渐远。这便是拉齐尼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拉齐尼一家三代走过无数遍的地方。
“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家和牛羊。”那时,拉齐尼对我说,爷爷和父亲走过的每一条路,他都走过。他将沿着父辈的足迹继续走下去,争取再走40年!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拉齐尼的话言犹在耳,如今,他却在冰冷的湖水里用双手托举起另一个生命后,永远地离开了!
四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拉齐尼
拉齐尼成长在一个有着红色血统的家庭,自祖父毛遂自荐成为红其拉甫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起,爱国护国、戍卫边疆的情怀,就始终流淌在这户普通的塔吉克族牧民家中。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
拉齐尼的父亲说,儿子是听着他讲爷爷为国守边的故事长大的。也许正是从那时起,家国情怀就在这个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
1998年“八一”前夕,当地领导到拉齐尼家慰问他的父亲时,曾问他父亲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拉齐尼父亲的回答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第二年,满头白发的父亲在鲜红的党旗前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与父亲一样,拉齐尼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把党徽戴在胸前,时刻提醒自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忘为民初心。
“巡逻路上,经常要穿越刺骨的冰河。每次拉齐尼都要自己先过去试一试,这个水深不深、水流急不急。在他确认安全之后,才组织战士一个个过去。”红其拉甫边防连班长周林平说。
“拉齐尼准备物资的过程非常细,工作认真负责,每次巡逻都为我们做向导,十几年如一日,非常敬业。”红其拉甫边防连战士肖瑶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拉齐尼更加忙碌了。“知识水平不够的话,怎么起模范带头作用?怎么提成熟的议案?怎么带领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提高知识水平,3个月前,拉齐尼到喀什大学参加培训,重点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如果不是这次意外,培训结束后,拉齐尼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奔走在深山雪谷中,保家卫国。
然而,这一切在1月4日的那个中午戛然而止。
当时,拉齐尼和同学正前往食堂打饭,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救救孩子”。循声而去,只见湖面破碎的冰窟中有个身影在挣扎。
刹那间,拉齐尼第一个冲上冰面。“咔嚓”,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不慎跌入刺骨的水中,他拼尽全力用双手把孩子托出水面。
大约十分钟后,孩子成功获救,而拉齐尼却再也没有上来。
大爱无言情自深。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入党时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以忠诚践初心,以生命赴使命。英雄的拉齐尼,帕米尔高原上的雄鹰,将永远被人民铭记!
(编辑:李华)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