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推动工作,中国民族报特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谈”栏目,邀请长期从事民族工作和相关研究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进行笔谈。首批邀请参加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12月2日召开的“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界主题协商座谈会的部分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分享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研究思考。敬请关注。
共情,是人与人之间认知和情感连接的纽带。增强认同,就要提高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层面的心灵共情能力,通过教育来培育中华民族认知、中华文化认知,增进国家共情,以达到“知行合一”。
认知中华民族,培育中华民族共情能力。历史上,各民族不断融合,在文化上造就了一个基本的价值体系并形成共同的基因,这个基因包括政治上的大一统、文化上的多元融合,最终铸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欺凌下,中华民族由“自在”的民族逐渐演变为“自觉”的民族,又从“自立”的民族发展到“自强”的民族。“中华民族”强调的是政治上的大一统大融合和文化上的根源性和归属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些民族地区废除了奴隶制、封建农奴制,各民族真正有了相互平等的社会基础。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56个民族的平等地位。
认知中华文化,激活中华文化共情能力。中华文化的伦理观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主张“以人为本”。中国是“人本”的国家,《礼记》说:“人者,天地之心也。”先秦诸子大师有一个共同点:信人不信神,也不信邪,使得共同体在文化上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源于哲学伦理的,我们的共同体是以“人”为中心的体系,能容纳他人,遂成其大,能尊重自己,遂成其久。二是主张“和而不同”,中华文化的哲学基础是整体论、综合论和经验论,这和西方盛行的二元论、分析论、先验论形成鲜明对照。这就使得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不同源头的地域文化、外来的佛教文化和后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不但可以和谐共存,而且可以相互吸收经验和营养,从而不断发展创造,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新时代,要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潮流中,用脱贫攻坚、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动鲜活事例,深入挖掘“人本”内涵、“和合”精神,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和动力。
践行“三个超越”,彰显国家共情能力。一是超越民族。如果缺乏国家层面的民族、信仰、文化和语言共情,意识形态的黏合力就比较弱。要树牢公民观念,增强开放包容的公民意识、和谐团结的公民形象、自强自立的公民责任。二是超越宗教。民族和宗教的关系不是静止的、永恒的。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是说宗教现象存在的长期性,并不是说具体宗教、宗教的具体内容,都统统不能动。中国保护宗教信仰的自由,其中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和选择宗教的自由。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巩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三是超越文化。文化往往侧重于“我们”与“他们”的区分,实现对“我们”的认同;文明则侧重于从超越的视野出发,回答“什么是好的”。这个“好”,不仅对“我们”是好的,而且对“他们”也同样是好的,是共同之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价值追求。
随着各民族中华共情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知进一步唤醒、中华共情得到进一步激活,从而达到中华心灵共情状态,也必然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作者牛汝极系全国政协常委、新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