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治沙英雄代代接力,“坏水”变绿洲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连振摄影报道 发布日期:2020-11-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9月16日,马儿在乌审旗境内的草原上觅食。

  ▲9月8日,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拍摄的毛乌素沙地(无人机照片)。

  ▲9月16日,殷玉珍抱着一棵1989年种下的树,笑得合不拢嘴。

  ▲9月16日,在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当地群众在路边打沙障。

  ▲拼版照片:上图:上世纪70年代,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农牧民治沙的资料照片;下图:9月7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拍摄的毛乌素沙地。

  ▲7月28日,成群候鸟在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觅食。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

  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昔日的毛乌素沙地黄沙漫天,茫茫大漠逼着农牧民“沙进人退”。“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燃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在毛乌素沙漠腹地乌审旗,这样的生活场景让当地人记忆犹新。

  为了生存,人们与荒漠进行艰难抗争。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接力治沙数十载,涌现了宝日勒岱、殷玉珍、盛万忠等一批先进治沙人物和集体。治沙英雄们代代接力,探索出了各种科学治沙方法,在黄沙中踩下坚实的绿色脚印。

  在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道路两旁林木葱茏,绿意盎然。难以想象这里曾是黄沙遍野的毛乌素沙地。现如今,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毛乌素沙地得到了有效治理,乌审旗的植被覆盖率达80%,森林覆盖率32.89%,曾经的“坏水”变成了绿洲。

  树多了,草多了,生态改善了,动物也多了起来。在毛乌素沙地北缘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40多种鸟类在此栖息,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在殷玉珍家,以前是“沙丘连绵、风沙肆虐”,现在是“林草遍地有,野兔到处跑”;在乌审旗,曾经难得一见的乌审马种群不断扩大,全旗乌审马数量已发展到3800多匹。

  根据统计,2019年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了70%,实现生态整体改善。绿色已经在这片黄沙上徐徐展开,人沙关系也从斗争抗衡逐步走向和谐共处。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