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于田县阿热勒乡阿德让村,村民在采摘玫瑰。 沙达提摄
在新疆于田县科克亚乡,人们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沙达提摄
在新疆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居民在打扫院落。 丁磊摄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上世纪50年代,库尔班·吐鲁木从家乡于阗骑上毛驴要到北京的故事广为流传。
昔日于阗,今日于田。在我国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号角声里,声名远扬却又曾积贫深重的新疆于田,能否再谱华章?桑熟杏黄的夏日,我们入远山、进大漠,看到一幕幕激荡人心的情景。
我们看到大漠中鲜花怒放、白鹅戏水的盛景
5月底,尽管浮尘不时光顾,绿洲里的玫瑰花却格外娇艳。在白杨环绕的花田里,于田县一年一度的玫瑰风情节再度上演,人们用一场“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网络直播,迎接鲜花盛开的丰收时刻。
“沙海花妍”,是库尔班大叔的故乡给我们的最直观印象。于田地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素有“玫瑰之乡”美誉。与过去农家零星种植不一样,如今大漠变花海,全县玫瑰栽培面积达4.6万亩,年产量7000多吨,并成立了14个玫瑰花农民合作社,引入龙头企业,共同打造玫瑰花系列产品,带动5523户稳定增收,亩均收入3500元以上。
对清晨就在花田里忙碌的阿孜古丽来说,家乡的玫瑰花是实实在在的脱贫希望。除了种花、采花的收入,她在合作社的玫瑰酱、玫瑰馕生产线上,也有稳定的收益。
在博斯塘湿地,我们还看到绿水覆野,芦叶轻摇,白鹅戏水,宛如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
过去,除了数片稻田散布其间,沙漠中的博斯塘湿地基本处在半荒弃状态。而白鹅的到来,唤醒了沉寂。2019年,于田县政府引进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农户”模式,打造从养殖到肉食加工的产业链,大力发展鹅产业。白鹅戏水的美景,承载着1900多户贫困农户的脱贫期待。
这是奋进者的足印。今年,于田县计划退出贫困村40个,脱贫2992户12027人,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按照“一乡一品、一业一品”的目标,先后有天津津垦牧业、瑰觅生物科技等20多家龙头企业落户于田,带动千家万户种花养禽(畜)。目前,以羊、鸽、鹅、鸭、兔等为主的特色养殖覆盖全县16个乡镇165个村,覆盖农户12万多人。
我们听到乡民搬出大山、走出沙海的足音
在世人眼里,于田是一处大漠环围的绿洲,达里雅布依就是位于沙漠腹心的最远村庄。其实,于田还有深藏于昆仑山的阿羌,偏远村庄距离县城200多公里。在驴行山路的年代,山里的乡亲们大多没下过山。
山路弯弯,当我们以为行至山穷水尽时,村庄却跃入眼帘。绿杨掩映间,屋舍齐整,清晰可见富民安居房的建设成果。山崖下,一处现代化的水厂悄然矗立,昆仑山村因此家家接入自来水。
变化远不止于此。我们还得知,许多农牧民下山在城镇找到工作。短短数年间,于田先后建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9个,搬迁贫困户1891户8141人。其中,既有走出沙海、迁入新居的达里雅布依村民,也有搬出大山、入住社区的阿羌山民。这些告别故土的农牧民,在安置点和周边,或参与到玫瑰花、葡萄特色种植业,或投身肉兔、和田羊养殖业和旅游业,甚至走上工业流水线。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行走在于田乡村,随处可见这样的字句,这不仅是宣传牌上的口号,更是南疆脱贫的写照。通过逐乡逐村摸排,于田县在发展本地产业同时,持续引领贫困人口“走出去、能挣钱”,实现贫困户家家有人就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之后,又迅速推进“疆外转移、疆内转移、本地就业”。目前,全县实现就业9.6万人,比上年增加近5000人。其中,有3万多人走出绿洲,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拼搏。
当地干部颇为自豪地说,大漠深山挡不住脱贫的步伐,全县贫困家庭现在“人人有事干、天天有收入”,为“户户能脱贫”铺稳了基石。
我们感受到万众一心、不舍昼夜的力量
在于田,一则“三改机票、千里订餐”的故事,让我们泪湿眼眶:妻子在乌鲁木齐手术在即,远在于田工作的丈夫,为了陪护妻子,三次更改机票,好不容易见了一面就匆匆返回;为了让术后卧床的妻子吃到热饭,贴心的丈夫在于田用手机千里之外为妻子叫了外卖。
每一则生动脱贫攻坚故事的背后,都有无数干部夜以继日、不眠不休的付出。据统计,于田县2992户未脱贫户,眼下户户有人帮扶,帮扶干部包括厅级干部8名、县级干部118名、一般干部2436名。不论是沙漠小村,还是雪域山乡,都闪动着干部忙碌的身影。不止一个贫困户感慨地说,卡德尔(维吾尔语“干部”的意思)天天登门,连睡个懒觉都不好意思。
于田的干部说,他们一般记得当日是几月几号,至于星期几反倒会模糊,因为每天都是工作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大多数时间,不是在村里,就是正在赶往村里的路上。
当前,疫情缓解,无数干部又立刻奔走在扶贫促销的路上。他们或以爱心义购等方式,帮销红枣、核桃、葡萄干、玫瑰花;或以“下基层、走亲戚”等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疫情期间,于田县国家公职人员捐出225万元;千里援疆的天津市,也与27个国定挂牌督战村建立结对关系,助力脱贫攻坚。
“看看他们的眼神吧,你会看到真正的脱贫成果!”一名当地干部提醒我们,于田群众的眼神中少了茫然,多了热情;少了惶惑,多了坚定。
“以愚公移山之志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库尔班大叔故乡的誓言。一路走来,我们不仅看到壮美山河,更感受到万众一心的力量。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