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博南镇老街社区位于县城银江河西岸,有1803户6455人,生活着汉、彝、白、藏、傈僳、纳西等20多个民族。老街社区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党建相结合,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美丽县城建设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历史文化挖掘相结合,以服务辖区少数民族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促进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周到服务,得到社区各族群众的认可与好评,让民族之花别样红。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党建相结合,聚力民族融合
构建社区“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建立微体系、搭建微平台、探索微课堂“三微”民族服务工作法。按照地理位置将社区的每个支部划分为多个民族工作服务网格,形成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担任第一责任人对社区内的民族事务进行统筹监管、分支部书记担任直接负责人处理支部内的日常民族事务、网格长负责反馈网格范围内邻里之间涉及民族事务信息的三级服务体系,让矛盾纠纷解决不出网格、不出社区;利用网格化平台,在网格内开展少数民族精细化服务,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依托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和网格微信群等媒介,不定期宣讲党建理论和民族方针政策。2018年、2019年老街社区党总支部先后被州委组织部、省委组织部评为“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今年以来,已推送党的十九大精神、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等各类信息50余条。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聚力共同致富
老街社区共有建档立卡户36户107人,其中少数民族贫困户有4户19人。2019年,社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突出抓好产业发展、明礼重教、遵纪守法,特色宜居等重点,大力推进畜禽养殖、蔬菜种植等支柱产业,加强“六清七个一”“厕所革命”“两污”“两违”“河道”以及村容村貌治理等工作,开展社区“绿化美化,共建生态宜居家园”行动,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打下基础。
在脱贫帮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去年9月,挂钩帮扶单位共青团永平县委邀请云南省电商培训学校的老师来到社区,开展两期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引导建档立卡户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销售黄焖鸡、蜂蜜、大红花椒和彝、苗、白等少数民族工艺品,拓宽就业增收途径。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美丽县城建设相结合,聚力民生改善
社区”三委”紧紧抓住美丽县城建设在新华片区实施的机遇,做好宣传发动、土地征用、纠纷调处等工作,配合开展棚户区改造以及公厕、停车场、银江大河西段北门桥至银江大桥滨河景观打造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民生。
如今,已经建成的银江大桥至新华桥西岸滨河绿化景观打造工程,四季皆绿,满眼是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区生态环境凸显,已成为社区居民休闲、健身、观景的场所。夜幕降临,与民族文化广场相邻的新华桥旁石头窝的社区街头公园又别有一番风景。河岸上的景观灯“星星”闪耀,璀璨明亮,路边象征民族团结的木莲花路灯光彩夺目。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聚力乡风文明
建立民族宣传、活动、服务“三块阵地”,为少数民族群众开辟绿色服务窗口和民族团结示范岗,建成图书阅览室、民族活动室、民族文化长廊和棋牌活动室,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社区现有“平安家庭示范户”560户,“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1085户,向社区各族群众在特色宜居、增收致富、明礼重教、团结和谐、遵纪守法等方面做出示范,营造弃恶扬善、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挖掘历史文化相结合,聚力文化自信
在千年古街新华街和新民街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中,融入彩绘、红灯笼、马头墙、小青瓦、花空等元素,传承民族文化,留住乡愁。建立民族文化广场,组建民族歌舞表演队,传承民族文化根脉;利用民族群众同饮古龙井水、千年古街“德化仁和”、桂公桥等讲好民族团结和睦、安居乐业、相互尊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的故事,“打好民族牌、唱响民族团结歌”,弘扬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各族群众民族自信、民族自觉、民族自强意识。(供稿:大理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