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全力守护好源头的健康安澜
来源:青海日报 洪玉杰 陆广涛 发布日期:2020-01-1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长江第一湾。记者 陆广涛 摄


  曾几何时,冬日的玉树给人的感觉是荒滩和枯草一片,而今,目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后的大美风光,这样的印象已经逐步改观。

  戴着印有“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生态管护员”字样的袖章,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生态管护员萨昂丁增在草原缓步徐行,目光所及处的垃圾全数被收纳在纤维袋中。

  “我们每天都要巡护,澜沧江源园区的山、水、林、草、湖以及野生动物都是巡护的重点,小的范围基本一天就能巡护完,大的范围要和同伴一起带上糌粑等干粮走上好几天。”萨昂丁增平淡地介绍着自己的日常工作。

  作为“中华水塔”,这里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区域内发育和保持着世界上原始的大面积高寒生态系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素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之称。

   一

  叮铃铃……1月15日,临近中午,手机微信提示音急促地响起。

  找了一块略微平坦的草甸,萨昂丁增打开微信,原来是正在参加全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年都村党支部书记罗军发来的信息,还有几段语音留言。

  “今天巡护情况怎么样?你们巡护一定要注意防火,村子里的那些草和树都是我们的宝贝,必须操心。巡护回来了,组织村民开展一次防火讲座。”点开语音信息,那头的罗军嘱咐道。

  索性直接坐下来,萨昂丁增和几个同伴给罗军回复语音。“巡护一切正常,管护员全部出动,越近年关,越不能疏忽,今天巡护发现珍稀的野生动物不少,我们提醒村民要保护好。”这边回复完,几个人围成一圈,通过罗军发来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图片仔细读起来。

  年都村,地处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核心地带,是一个典型的以畜牧业为主的村落。

  这里的村民历来有着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尊重自然的朴素自然观,“保护生态、爱护动物”的理念祖辈相传、代代延续。自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以来,年都村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的意识和积极性空前高涨,环境整治、保护动物、巡山护山等,逐渐转变成了村民自发组织、自愿参加的民间活动。

  尤其是年都村被列为昂赛乡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试点村,村里将贫困户补充到生态管护员的队伍中,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这不,放下牧鞭的萨昂丁增当起生态管护员,因为有年都村2社社长的工作经验,村民一致推选他为生态管护队队长。

  “有了绿水青山,就不愁没有金山银山。”起身望着林海茫茫,奔流的澜沧江,萨昂丁增感慨道。

  二

  诚然,与其他地方相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玉树既有气候因素的制约,又有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于这里不搞工业,也不搞大开发,一直将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生态保护优先,守护绿色高原,努力走出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群众富裕的生态小康之路,这是时代发展的命题,也是答案所在。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7年,玉树州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昂赛乡的村民作了“自然观察”的一个项目。

  在辖区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7只金钱豹、24只雪豹,还有熊、猞猁等一些大型食肉动物,甚至还有水獭。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不曾见到,且数量很多,在世界上都十分罕见。

  消息传出后,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年都村依托优势资源,围绕建设“国内知名高端生态旅游体验目的地”,做起了生态旅游的文章。短短几个月时间,先后接待十多个体验和观察团,参与项目的15户村民,每家挣了6000元钱,年都村挣了31万元,村里把这些钱都用在了全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上。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国家公园建设对于玉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既是服务全国大局的需要,也是玉树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带给玉树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福祉”“生态红利”。

  过去的一年,年都村协助昂赛乡党委政府陆续举办了“中华水塔国际行走大赛(杂多站)”“澜沧江-湄公河之约创新设计大赛”“中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澜沧江源昂赛乡大峡谷国际漂流”“国际自然观察节”等活动,在传播绿色理念的同时,发展了旅游经济。

  牛羊、草原、牧鞭曾经的“老三样”变成了现在生态管护员的红袖章、可以多次循环使用的绿色环保袋、还有每天都要填写的巡护记录本。

  三

  紧紧围绕“改善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体系”的目标,玉树的生态保护既是一场生态环境的保卫战,也是一场消除贫困的攻坚战。

  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生存环境严酷、经济基础薄弱、贫困程度深等原因,玉树凸显出“多维贫困”的特点。2015年,玉树州精准识别贫困人口3.5万户11.2万人,占青海省贫困人口总数的21.5%。

  以生态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活绿色化,玉树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瞄准做强生态畜牧业、做实文化旅游业、做活商贸流通业,撬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协调、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推动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使生态保护不断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比如,玉树积极落实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政策,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区内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纳入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通过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已经有1.9万贫困群众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为使得“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玉树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实现三江源生态保护活力有序而持久释放,玉树全域开展环境治理、有序推进“卫生城镇”创建活动,生态保护的社会潜在因素有效激活激发,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不断巩固。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