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竹海,绿影婆娑,一片生机盎然。贵州的竹产业,亦尽情拔节生长,形成破“竹”之势。
贵州省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竹”以来,竹林覆盖率不断增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作为全省12个特色产业之一,竹产业不仅扮靓了绿水青山,更让老百姓们收获了金山银山。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及改培竹林地69万亩以上,实现综合产值60亿元以上。
抓重点强优势 打造发展新引擎
贵州省竹种和竹林资源总量较低,但区域性分布优势明显。竹林相对集中分布于遵义市、铜仁市和黔东南州,占全省竹林面积的91.60%。
根据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市场潜力和交通条件,我省提出着力打造赤水河、清水江、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山两水”四大竹产业带,计划到2021年,全省竹林基地面积达到500万亩,产值达130亿元——
赤水河竹产业带以赤水为产业集聚地,重点利用毛竹、慈竹、硬头黄竹等资源,加快构建以竹浆纸系列产品生产、竹型材制造、中高端竹家具生产、竹笋深加工、竹高科技产品和竹工艺品打造等加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
大娄山竹产业带覆盖桐样、绥阳、正安等县区,重点发展金佛山方竹,全力打造食用笋高端品牌;
清水江竹产业带包括黎平、从江、格江等县,竹资源以毛竹、慈竹、麻竹等为主,重点开发竹雕、竹编、竹扇等手工艺品和竹筒酒、竹筒饭等特色食品;
武陵山竹产业带覆盖碧江、江口县等县区,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竹缠绕、竹生物医药、竹活性炭等高科技企业。
为加快竹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我省创新构建了“12345”竹产业链发展模式。
“1”即建立一个“省领导领衔”的竹产业发展推进机制,“2”即推进千企引进和千企改造“双千工程”深度融合,“3”即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4”即强化龙头企业、专家团队、基金支持、人才保障“四位一体”,“5”即按照“五步工作法”强力推进,推动竹产业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切实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全省守住两条底线、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示范。
随着“12345”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有序推进,全省竹产业基础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逐渐增强,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强措施突难点 促高质量发展
对竹产业链中的空白环节开展千企引进进行“延链”,低附加值环节实施千企改造进行“强链”,薄弱环节以千企引进和千企改造进行深度融合“补链”;
引导竹产业向产业园区集聚,推动竹产品迈向价值链高端,促进竹农文旅深度融合,延伸竹资源价值链;
通过扶持龙头企业、组建专家团队、成立发展基金、培育产业人才队伍,支撑竹产业发展;
……
我省通过创新发展模式,为竹产业发展找到了突破口,也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各重点竹产业发展县(市、区)政府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成效显著。
赤水市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共享”发展战略,厚植“竹优势”,做全“竹链条”,做强“竹经济”。竹林面积达132.8万亩。2018年实现竹产业产值70多亿元,逐步实现卖原竹到卖竹制品、竹商品的转型。
桐梓县成立方竹产业发展中心,举全县之力将方竹产业确立为“一县一业”,计划到2020年打造100万亩方竹产业基地。通过竹林流转、竹林入股、竹林托管、合作社统一经营等多种模式,有力推进了规模经营。
铜仁市聚焦发展重点,积极开展产业示范点建设,大力培育、引进竹产业企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深化竹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竹生态旅游业。
如今,我省的竹产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18年底,全省竹加工企业(含作坊)600余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家。全省竹林总面积约420万亩,竹产业产值约为59.37亿元。
借外力补短板 助推产业升级
今年6月,省领导带队赴国际竹藤中心拜访,双方就完善我省竹产业链图谱、推选专家顾问、建设实验基地、为贵州与国际国内知名竹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下一步将全面展开各项合作工作。
竹产业专班主动联系浙江大学、湖南省竹产业优势企业、福建竹产品专业市场等,加强内引外联,不断利用对外合作的契机为我省竹产业发展强链补链延链,发挥科技创新动力,为占领竹产业链的制高点增添新力量。
加快产业升级步伐,需要“内外兼修”。贵州省建立了全省竹产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及目标企业库,共收集包含竹浆成品纸、竹材(纤维)、竹笋、竹酒、竹文旅(景区)等五大类37个招商引资项目,制定了《贵州省竹产业精准招商工作方案》,积极对接第三方服务公司,开展广泛的招商引资活动。
赤水市政府与上海泰盛集团签约“赤水纸产业园区”项目,预计投资规模35亿元,2021年园区建成后将实现年产36万吨竹浆、30万吨原纸、30万吨终端纸、6万吨特纸的产能;
桐梓县成功引进天域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
铜仁市成功引进“竹缠绕复合材料生产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
贵州现代物流集团拟与浙江意向企业合作在赤水市建设西南(赤水)竹仓储物流及产品集散中心项目……
与此同时,贵州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扩容提质,成效显著。赤水市与上海泰盛集团签订协议,拟新增投资16亿元开展扩容提质;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与广州市白云区晨华木艺厂合作实施年产100万套竹制马桶盖扩产技改项目,已达成合作协议即将投产;正安县顶箐方竹笋有限公司、桐梓县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竹笋企业实施扩容扩产提质升级项目正在进一步推进。
随着产业链的日渐完善,这根绿色产业“竹”,正形成产业革命的破“竹”之势,助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成为贵州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记者 王雨 见习记者 周章龙 向秋樾)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