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输血”式支援向“造血”式支援转变新一轮省市对口支援青海 实现“五个提升”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日期:2019-07-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日前,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随着援青机制向常态化制度化发展,新一轮省市对口支援青海合作备忘录的签约和推进,农业援青从加快推进“输血”式支援向“造血”式支援转变。通过省市合作交流,农业援青在交流合作成效、援助方式创新、援青项目、合作交流拓展、科技人才交流上有了新的提升。

  据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玉虎介绍,农业援青启动后,各省区在援助方式上均有所创新。如北京在新发地建立“青海之窗”,上海市支持果洛建设标准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天津市支持黄南建成尖扎葡萄育苗基地和泽库有机畜棚基地,江苏推进“苏企入青”、“青货进苏”,浙江在嘉兴世界水果城打造了柴达木枸杞一条街,山东实施海北州“千牛万羊”入鲁工程。同时,各省市积极设立窗口,积极借助展会平台,推动了我省特色优势产品走出去。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各省市探索实施了一批设施农牧业、生态畜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支援项目8大类81个项目,投入资金9.3亿元,约占援青资金总量的20%。同时,江苏东西部合作企业签约项目9个,签约资金8.5亿元,到位4.4亿元。上海援建班玛县江日堂温棚蔬菜项目,成为果洛藏族自治州规模最大、设施设备最齐全的温棚蔬菜生产基地。

  目前,西宁市与四川省农委签约发展“飞地”产业,每年从德阳调运蔬菜4万余吨。每年向我省供应新鲜蔬菜2万吨,缓解了冬春西宁市蔬菜供需矛盾。海东市与安徽省签订协议,在设施农业、种业发展上进行了合作。省农业农村厅与甘肃、西藏等农口部门和高等院校交流合作,实施重点领域人才合作,着力推进了牦牛青稞等产业振兴。

  王玉虎说,多年来,各对口支援省市通过干部挂职、技术服务、人次培训等方式,为受援地农牧业发展注入先进要素,进一步优化了青海藏区农牧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结构。通过引进来、跟上去、资金注入等方式培训各类管理人才、致富人才和专业人才1200余名。一批立足区域优势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市场等项目成功嫁接,青海借外力、增内力,多层次、多形式合作交流新局面已逐步形成。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