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跨文化交流的四条途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灵魂和独特精神标识,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他特别注重...2020-08-13
  • 清代西域诗中的江南情结“江南”与“西域”的地域范围在历史上屡有变化,但它们背后蕴含的文化品格却较为稳定,成为地域多元格局中屡被提及、极富有代表性的两极。西域与江南地域文化的碰撞,是文学创作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元代就已经出现。如被誉为“元诗冠冕”的萨都剌,晚年生活在杭州等地,常喜抒写江南景物,是为南北文风交融...2020-08-10
  • 整体的视界:中国近代农业团体及其研究路径近代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以及建基于此的农村社会组织日渐消解,产生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革命和农村社会运动。农业团体的有关思想主张及活动,即为其重要的有机构成,且对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一时间,各种农业团体,名目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古来未见;其口号、...2020-08-07
  • 辽东半岛在东北亚早期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辽东半岛三面环海,地处欧亚大草原东端,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原地区经胶东半岛或辽西走廊和东北亚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通道,也是中亚、西亚经欧亚大草原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东西交流的必由之路,这奠定了辽东半岛在东北亚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通过系统研究,笔者初步建立起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完整的考古学文...2020-08-05
  • 文化—生态交错带: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环20世纪末,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在论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时提到,中国存在面向内陆与面向海洋两大板块。此后,学界更多在微观上深入,而很少研究讨论中国史前文化的宏观格局问题。宏观上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可以分为四个板块:西北内陆(其中还可以分为青藏高原、蒙古草原以及沙漠戈壁绿洲三个小板块)、东南腹地(其中又包...2020-08-03
  • 创新与转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脉的薪火延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佳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进入新时代,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2020-07-23
  • 最前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