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龙坪乡长岭岗社区的山岭上,到处生机勃勃。从空中俯瞰,3万余亩林海之中,G209线穿山而过,具有土家族建筑特色的三大民宿街区,点缀在如玉带般逶迤的国道两边,如诗如画。
用好“凉资源”,浇灌“团结花”。海拔1700余米、夏季平均气温23℃、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的长岭岗,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文旅产业,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和美乡村之路。投资修建的彩色森林小镇初具规模,社区居民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各族群众在此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
长岭岗社区秋季风景。 长岭岗社区供图
提升生态颜值,建设美丽社区
过去,长岭岗社区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靠山吃山,家家户户靠采煤增收,却也因此造成生态环境的重创。田间山野,坑坑洼洼;山上的树木被厚厚的粉尘煤灰覆盖。因煤而兴的长岭岗,陷入生态困境。
“以前我们将一车车煤炭拉出去,现在是把一车车游客接进来。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我们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来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旅游客车司机张怀元介绍。
近年来,长岭岗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关停煤矿,发展康养旅游产业,让小镇从黑色煤炭经济向绿色康养旅游经济转型。
建始县采取“示范引领带动、群众主动参与、政府适当奖补”模式,在保持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按照风格、色调、工艺一致要求,分类分段改造特色民居,打造民族特色村寨。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改造民居300余户,建成特色民居示范街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
发展康养产业,建设幸福社区
“我家的民宿现在可以住30人,两个月的康养避暑旺季,毛收入近20万元。”走进干净整洁的望山居民宿,好客的老板牟来山和妻子连忙让座,并奉上一杯热茶。
据统计,长岭岗社区目前已建成龙城民宿区、太平寺民宿区、星光民宿区等三大民宿片区,已发展酒店、民宿226家,总床位数达5000余张。10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全年旅游收入达4000多万元。
长岭岗还打造了包括彩色森林小镇在内的6个特色康养小镇,使长岭岗从单一的避暑经济逐步向康养旅游转变。
温州大学退休教授周京已在长岭岗居住多年。“这里空气好,漫山遍野的鲜花和绿色植被让人心旷神怡。”她的眼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像周京一样的“候鸟”,年年来长岭岗避暑康养,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民风淳朴,来自天南海北的“候鸟”与当地居民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和睦共处,快乐生活。
深耕民族文化,建设和谐社区
“秋季的落叶松一片金黄,冬雪把这里装扮成天堂……”长岭岗当地“歌王”张世平自创的歌曲,激情推介长岭岗的四季美景、风土人情。
长岭岗社区是一个多民族社区,由原楂树坪村、二台荒村、辽箭坪村、崔家坪村合并组成。社区依托民族特色,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以彩色森林小镇为平台,在避暑旅游旺季举办“周周演”活动,本地群众和外来游客同台竞技,将民族歌舞等搬上舞台,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民族文化,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以“爱心妈妈天团”为纽带,由龙坪乡党委政府牵头,组织社区“爱心妈妈”学习摆手舞、工间操等特色舞蹈,把民族文化传承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
以非遗项目为载体,相继对“堂戏”“耍龙飘带”“高山号子”等非遗项目进行挖掘保护,组建民族文化艺术团,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基地,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非遗焕发新活力。
以文促旅,文旅融合。如今的长岭岗,各族群众在绿水青山间唱响最美“黄四姐”、展现最炫民族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田、凝聚人心,在思想共融、情感互动中,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