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启芳:深耕边疆沃土 书写兴边富民新篇章
来源:中国政协网 发布日期:2025-03-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吉林省延吉市岐新村“吉善同心圆”一家亲食堂内,刘启芳(左)与当地群众话家常。

  我工作在边疆地区的最基层、第一线,离群众近、离问题近。身为一名长期工作在边疆地区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深知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履职尽责,服务好边疆地区群众,我责无旁贷。

  2024年,结合兴边富民的公益项目,我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开展调研,深入了解社会组织在边疆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及其面临的具体挑战。

  掌握第一手资料,收集到真实情况后,我在全国政协“加强和创新边境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远程协商会上作专题发言,把问题和建议从边疆带到了北京,为各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

  作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我根据在吉林白山人参产地和人参产品加工企业的调研,提出加强人参种植、加工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技能,在家门口就业的相关提案,提案已经在按计划抓紧落实。

  一年的履职经历,让我有了更为深刻而真切的体会:‌只有让自己的鞋底真正沾满边疆的泥土,提案才能蕴含着深厚的温度;只有将边疆群众的期盼时刻揣在心里,履职尽责才能切实助力兴边富民的事业‌。

  在这一年里,我深入边疆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崎岖的山路还是泥泞的田埂,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每一次的实地走访,都让我更加贴近边疆群众的生活,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盼。那些关于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我提案中的每一个字句。

  策勒县是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的主战场之一。在2024年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关键时刻,我组织开展了“一颗枣、一条心、一家亲”的公益活动。在此期间,我们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优势,汇聚了包括几十家国企和民企负责人以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内的多方力量,一同深入到阿日希村的田间地头。通过与农业合作社的紧密合作,我们以消费振兴为核心策略,成功将策勒大枣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市,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增长,还以公益的形式完善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各个流程。这一举措为阿日希村的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还与上海的基金会合作,共同发起名为“同心圆——慈慧科技教室”的公益项目,并正式加入到对口援建的行列之中。该项目致力于将上海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入边疆地区,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让语言文字成为连接不同民族心灵的桥梁。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深感荣幸能与边疆群众同吃同住,倾听他们的心声与诉求,更有机会将我的履职成果直接书写在兴边富民的实践一线。展望未来,我将持续以边疆发展的见证者、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的身份,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始终站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为边疆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