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报·今日谈| 长期主义的胜利——《哪吒之魔童闹海》“五年磨一剑”的文化启示丨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珍 发布日期:2025-02-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中国影史票房榜。2月13日,《哪吒2》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成为我国影史首部百亿元票房影片。

  然而,比数字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的创作逻辑——主创团队以“长期主义”精神对抗行业浮躁,用5年时间打磨出一部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现象级作品。《哪吒2》出品人、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就表示,《哪吒2》的成功是坚持“长期主义”的胜利。

  角色数量是哪吒系列第一部的3倍,特效镜头近2000个、超过第一部镜头总和,主创团队4000余人,片尾字幕列出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哪吒2》的创作路径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导演饺子带领团队耗时5年,从剧本打磨到技术迭代,每一环节均以极致态度雕琢。“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饺子这句话成为主创团队打磨作品的座右铭。正是锲而不舍地追求卓越、超越极限,才有《哪吒2》的所向披靡、震撼世界。

  毫无疑问,长期主义需要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需要有耐得住寂寞坐“冷板凳”的勇气。但长期主义就等于“长期坚持”吗?深入剖析《哪吒2》的成功路径,以下几点启示值得深思。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片文艺创作的沃土。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哪吒这个文化IP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大放异彩。由饺子团队创作的《哪吒》系列,通过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创新性表达,将经典的中华美学观念有机融入当代动画电影创作之中。即便项目超期、追加人力,投资方和创作团队也没有动摇初心,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传统文化和动画技术方面深耕,打造出兼具传统神韵和现代审美的艺术精品。从某种意义来说,市场对《哪吒》的信心,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创新是第一动力。《哪吒2》在视觉特效上的创新突破,给观众带来银幕震撼新体验。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该片的特效水平不仅代表了中国动画电影特效制作的最高水平,甚至可以比肩世界一流水准。过去,我们在影视特效上大多是追随、模仿西方,《哪吒2》利用数字影像重构体系、生物运动工程、虚拟制片系统、视效合成矩阵、云端协作生态、实时渲染技术等,攻克了动画电影特效上的诸多难关,实现了传统神话故事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彰显了创新的强大力量。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哪吒2》的剧本、特效、音乐等各方面的完成度非常高。每个细节都经过主创团队的精心打磨,经得起观众在大银幕上细细品味和反复推敲。据介绍,为了保证人物形象准确、画面细节完整,导演将全片70%以上的戏份都演过一遍;角色曲《就是哪吒》经历了600多遍录制……正是这种慢工出细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造了《哪吒2》的票房奇迹,为中国电影产业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哪吒2》的成功,也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借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各民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大合力等方面,也需要坚持《哪吒2》主创团队展现的长期主义精神。正如影片结尾哪吒与敖丙并肩而立的身影所示:唯有脚踏实地,方能御风而行。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