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因境内山脉峰峦起伏形似五指而得名,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被誉为“翡翠山城”。在这里生活的11万各民族同胞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共同唱响同心筑梦的时代乐章。
近年来,五指山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扎实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今年1月,五指山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突出工作主线,强化党的领导
黎锦技艺培训进校园。
在五指山城区南圣河两岸,“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标语十分醒目,时刻鼓舞着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一起,把日子过得更加幸福。
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来,五指山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每年不少于两次部署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出台《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五指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
——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好宣传、统战、财政、教育、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的作用,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强化宣传引导与文化引领,在市电视台开设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栏目,在市图书馆开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推广宣传与有奖知识竞答活动,举办黎锦苗绣等各类技能培训。
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五指山市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新格局。
近年来,五指山市先后有8个集体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海南省2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先后落户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五指山校区)和海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
做好文化传承,增进文化认同
五指山市苗绣培训班。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水满乡毛纳村考察调研。总书记沿长廊察看黎族特色农产品和黎锦、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在与大家亲切交谈时,嘱托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做好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有利于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进文化认同,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内涵。
“你们看,这样叫单面织,这样织是双面织,不同的黎锦要用不同的织法……”在五指山黎族织锦传习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正在向学生介绍手法要点。
“推动古老黎锦融入现代生活,就得不断培养新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刘香兰牵头成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主要开展服饰、香包、挂件等文创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努力把工作站建成集产、学、研、培于一体的基地。
这是五指山市做好文化传承、增进文化认同的生动实践。五指山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3项,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大力发展少数民族非遗创意产业,全市共有非遗工坊7家,2021年销售额206.48万元。
五指山市突出宣传教育,着力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平台。
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开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发挥“三月三”文化广场、小岛民族团结公园、五指山市革命根据地等一批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常态化举办山城好物集市、民族文化公益路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融入文化展演;结合文化下乡、少数民族技艺培训等,深入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一系列举措落地生根,五指山市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不断增强,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
携手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五指山市森林覆盖率接近90%,域内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共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6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为了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五指山市2个乡镇5个村小组被划入核心保护区范围,共有143户、491人需易地搬迁。畅好乡保国村村民黄朝阳就是其中之一。
“房子不用愁,政府还安排了公益岗位。”黄朝阳搬入新居一年多,逐渐适应了现在的生活。从前,他们一家在雨林的深处种有槟榔、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大多靠天、靠林吃饭。搬迁后,黄泽强进了环卫公司,负责环境管护,有固定收入的同时还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统一建设安置房屋、及时安排资金支付耕地及经济作物补偿、安排公益岗和就业培训、为搬迁村民购买养老保险、提供生活补助和教育补贴……一系列不断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出台,增添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2021年以来,五指山市将生态搬迁作为当前融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首要任务,并以“均等”二字为方向,确保搬迁群众享有同等城市配套、公共服务等城市居民待遇,公平享受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五指山市找准自身优势,正在“点绿成金”,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
在毛纳村,投资数百万元打造的沉浸式实景演出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并举办了“雨林与您”大型实景演出,推动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提质升级,形成旅游消费新动能。
未来,五指山计划将民族文化植入生态旅游中,由单纯输出产品向输出文化方向转变。五指山结合自然条件、民族风情、产业结构等要素,对全市发展方向及产业进行调整和结构升级,按照区位优势实行错位发展。
自然资源丰富的五指山市还是海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近年来,五指山市坚持“小而美、小而精”发展定位和“普查、纯种、扩种、增量”八字方针,与海南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大叶种茶基因测序工作,确认了“五指山大叶茶”高茶氨酸、高游离氨基酸,低儿茶素、低咖啡因“两高两低”的独特品种优势,着力将茶叶打造成五指山“黄金叶”。截至目前,全市茶叶面积1.08万亩,比2022年末增长9.2%;今年一季度,茶叶产量93.83吨,产值420.28万元,同比均增长12%。
苍茫山林间,茶香韵延绵,秀美田园里,旧貌换新颜。五指山的各族同胞正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文图由五指山市民族事务局提供)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