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一生 修补“时光”丨新春走基层
来源:中国民族报 石建杭 发布日期:2023-02-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正月初五,福建省上杭县城格外热闹。在熙熙攘攘的解放路老街上,有家“石师傅钟表维修”的铺面。一把镊子、一副老式的单眼放大镜,旁边的玻璃器皿中放着一堆齿轮零件。伴随着“滴答滴答”的钟声,老师傅石裕德手里忙活着,不时有经过的熟人与他打招呼。

  “今天真热闹,是个好兆头!”71岁的石裕德是这个狭小铺面的坚守者,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与钟表为伴,修补“时光”。

  拆解、清洗、烘干、组装、调试,钟表维修是一门精细的手艺活,不只是拆装换零件这么简单。“每只表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精细零件,必须熟悉每个零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才能修好钟表。”石裕德说,虽然程序并不复杂,但钟表零件非常精细,每一步都要谨慎。

  福建上杭县城解放路老街,石裕德在修理手表。石建杭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手表是身份的象征。石裕德笑称,以前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是家庭富足的体现,钟表维修也属于特种行业。“那时候学习维修钟表的年轻人非常多,我陆续带了11个徒弟。”他说。

  “刚开始学,拆了装、装了拆,天天练,很多年轻人一个礼拜就受不了了。”石裕德说,对于修表匠人来说,一辈子最大的考验就是要有耐心。

  后来,进口机械手表和电子表如潮水般涌入市场,钟表维修行业日渐式微,很多人选择改行。如今,这一行当已呈现“断代”的趋势:整个县城仅剩的几个修表师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年轻人寥寥无几。“老师傅们不离开这个行当,一部分原因是情怀。”石裕德说。

  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观念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掀起“复古风”,机械手表走起了高端路线,成为了小众奢侈品,钟表维修市场也有了回暖迹象。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总有人守住一份对传统手艺的热爱。为了将钟表维修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石裕德的儿子每天跟着学习维修技术。“技多不压身,拥有一门手艺,终究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石裕德说。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