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村民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朗洞镇色边村收割稻谷。李长华摄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三农”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10月23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农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 颜麟蕴摄
辽宁沈阳:绘就乡村美画卷
□ 赵姝
近年来,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项目规划上,辽宁省沈阳市立足长远,对好的产业项目及欠发达民族乡村进行连续扶持。2022年,沈阳市共安排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1307万元,用于民族乡村补齐民生短板、壮大特色产业等11个项目。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新民市兴隆堡镇老什牛村是满族聚居村,也是沈阳市民宗局的重点帮扶村之一。2021年起至今,累计投入资金近135万元,修建水泥路面1200米,安装路灯124盏,修建民族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先后有16家企业在此落户,共投资5100万元。今年,沈阳市民宗局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徐鹏飞,自筹资金3万元为村民采购喷洒富硒肥料,覆盖面积近3000亩,实现增产约10万公斤,平均每亩增收数百元,壮大了乡村集体经济。
酒好也怕巷子深。疫情期间,沈阳市民宗局同市供销社强强联手,帮助民族乡村的优质农产品开拓销路。老什牛村的种菜大户邓国环高兴地说:“多亏了徐书记,帮我们在网上把菜全都卖出去了!”据了解,在兴隆堡镇驻村的第一书记组成了“助农联盟”,累计帮助5个村销售草莓、黄瓜、芸豆等果蔬700吨。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在民族乡村发展过程中,沈阳市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将“惠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落脚点。项目库建设时以“普惠性”为原则,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项目建设中设立公示牌,充分接受群众监督;项目完工后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自2020年开展调查以来,满意度均在90%以上。在乡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村容村貌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开始追求“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三美融合。
村北村南脱谷声,收来新粒几仓盈。深秋的乡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丰收节里,农民们身着盛装齐聚一堂,在村镇开展满族剪纸、诗歌朗诵等活动;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农民们还通过直播平台展示乡村农业新成果、农村新风貌、农民新形象,带动各族群众在“云”上共享喜悦、传递幸福。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民族乡村振兴的道路,也将党的政策关怀传递到各族群众的心中。据介绍,下一步,沈阳市民宗局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以“实干”为笔,“笃行”为墨,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绘就民族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宁夏贺兰:渔米之乡展新颜
□ 刘俊义
12月4日,村民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食用菌产业园温棚内采摘香菇。杨植森摄
宁夏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位于银川市主城区北部,盛产优质蔬菜、大米和水产品,却因年轻人外出打工而一度成为“空心村”。近年来,四十里店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了“稻渔空间”生态休闲观光园。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摸鱼、捞蟹、追鸭子,体验人工插秧,也以可采摘、垂钓、烧烤……“稻渔空间”名气大了,游客多了,村民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小雪气寒天将雪,收割完水稻、平整完土地,“稻渔空间”忽然安静下来。一辆皮卡车拖着雪地越野车驶入园区,红色的雪地越野车停放在了多台造雪机旁边,这是工作人员在为北京冬奥会后的首个冰雪季旅游做准备。
夏季水汪汪,冬季白茫茫。在村民的记忆里,过去夏季种水稻,所以一片水汪汪的,到了冬季土地返出白碱,看上去像被白雪覆盖。如今,“稻渔空间”推出冬季冰雪嘉年华项目,在园区打造童话般的冰雪世界,把‘冷’资源做成‘热’经济,让“冬闲田”成为“聚宝盆”。
眼下,务工的村民正忙着给冰雪乐园扎围栏。“干完这项工作,我们也该休息了。”村民陈学龙说,从春季干到冬季,今年钱包比往年更鼓一些,流转土地和打工两项收入加起来有五六万元。
就在不远处,28栋设施温棚也正在加紧施工,项目建成后将种植名特优新瓜果蔬菜,以填补“稻渔空间”冬季旅游的采摘项目空白。
春去秋来,“稻渔空间”内四时之景皆有趣味。一年之初,在2600亩水稻田里播撒下新的希望;夏秋之际,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此畅享田园风光;冬雪皑皑,市民又来到这里共赴冰雪之约。目前,园区每年产出大米260万公斤,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民80余人就业,还吸引了全国稻渔综合种养行业来这里现场观摩。
近年来,四十里店村以“稻渔空间”为主战场,从最开始种植有机水稻,逐渐发展到稻渔立体种植养殖,再到形成休闲观光农业,探索出一条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一产”提质增效,“二产”引领带动、“三产”融合示范,让“稻渔空间”实现一地多收。
将来这里会变成啥样?质朴的村民毫不犹豫地回答:“会越来越好。”
甘肃临夏:振兴乡村“花为媒”
□ 王博 何问
智能温室里,各色玫瑰竞相开放,娇艳欲滴。拦丽丽精心打理着玫瑰枝叶,小心地埋压侧枝。“在花丛里工作,心情都不一样。”这是今年29岁的拦丽丽在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工作的第七个月。鲜花港项目坐落在她的家乡,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枹罕镇。
世居于此的百姓人人爱花,户户养花。“家里人种,我也喜欢,现在我是把爱好和工作结合在一起了!”拦丽丽说。更让她喜悦的是,终于可以不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每天还能和家人分享种花栽苗的趣事。
走进鲜花港,玫瑰的芬芳扑面而来。这里汇集着几十个玫瑰品种,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临夏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有限公司总经理火刚介绍,项目建成后,年产鲜切花将达到6000万枝,每天的用工量都在300至400人。“我们不仅能够弥补鲜切花国内市场的部分供给缺口,还能提供稳定的岗位,带动周边农户就业。”火刚说。
“花经济”在当地由来已久。种花、赏花、卖花、“吃花”……借助当地人养花爱花的传统,临夏市以花为“媒”,延伸各类花卉产业链条,贯通“花产业”各环节,助推乡村振兴。
如今,在临夏,不仅鲜切玫瑰备受市场欢迎,种植历史久远、深受当地人喜爱的牡丹也跻身“花产业”大军。独具特色的紫斑牡丹在临夏已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每年4月到5月的牡丹盛放季,总能带来一波“赏花热”。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乡村游、农家乐也持续升温。
当地已设立了牡丹研究机构,计划借助科研力量推出高品质鲜切牡丹花、牡丹花茶、牡丹精油等,推动“赏花团”变“买客团”,帮助种植牡丹的农民增收致富。
广西河池:“桑蚕+”织就新“丝路”
□ 赵欢 王嘉伟
10月4日,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高武苗寨,村民正在剪禾。 龙涛摄
一针一线密密缝,在广西南宁南铁布料市场里,老手艺人们坐在缝纫机旁画线、裁衣。在各家的档口前,各式布料琳琅满目,吸引不少顾客驻足挑选。正在挑选布料的南宁市民甘庆娇拿起一块标有“宜州茧丝绸”的布料细细抚摸,“这款真丝制成的被套,亲肤透气,天气炎热的时候,睡觉很舒服。”
“现在我们广西的丝绸品质越来越好,款式愈发新颖。”在市场里经营布料批发与零售生意的吴阿萍说,近些年,不少年轻人热衷于“私人定制”“古风”,他们会挑选心仪的布料定制礼服、裙装、围巾等各式产品,桑蚕茧丝绸市场不断拓展。
宜州所在的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近年来,河池在稳步推进桑蚕茧丝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努力提升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水平,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位于河池市宜州区的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缫丝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断,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们熟练地拉丝引线。据介绍,公司生产的蚕丝品质达到5A级别,主要销往江苏、浙江等地。同时,基于公司自主创新生产的衣服、家纺四件套、面膜等产品,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青睐,还远销海外。
河池桑蚕企业坚持创新思维、开拓产业布局,逐渐形成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模式,向上延伸建立专业标准化的生态原料茧基地,形成充足稳定的供给渠道;向下延伸至包括生丝生产、织绸业务以及茧丝绸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经营和三产融合发展。
多年来,河池着力推动桑蚕茧丝绸产业与文旅项目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丝绸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项目。同时,当地积极开发桑蚕茧丝绸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桑家乐、桑叶宴等旅游项目,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位于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内的丝绸文化旅游产业园,是公司开发桑蚕茧丝绸文化旅游项目,推进桑蚕茧丝绸产业功能由“生产”向“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融合”转变的尝试。
据介绍,该产业园已形成集原料基地生产、缫丝加工、织绸、真丝家纺、蚕蛹食品开发和工业旅游等于一体的多元化桑蚕茧丝绸综合产业链。在这里,游客既可以观摩体验丝绸生产过程,还可以了解桑蚕茧丝绸工业文化知识,寓教于乐。
“如今的河池要不断创新,打造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河池市市长王军介绍,多维度创新已成为驱动桑蚕茧丝绸产业转移与升级的关键动能,河池正通过凝聚创新动能,聚力行业资源,引领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向高价值驱动模式转型升级。
12月7日,果农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八开镇都江村黄金柚种植基地采摘黄金柚。李长华摄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