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藏二代”。爷爷奶奶年轻时作为采矿工人来到青海省格尔木市,支援修建青藏铁路。父亲也成为了“铁二代”,因工作调动来到西藏。我的祖辈和父辈见证了青藏交通的发展,将个人发展与高原事业紧密相连。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也见证着西藏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我的记忆中,因为职业的特殊性,父亲只能在无数个夜晚悄悄回家看一眼我和妈妈,就匆匆奔赴责任现场。此刻父亲不再只是父亲,他更像是一头老黄牛,是“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担当者和奉献者。
他是个好党员,是个好员工,但不是个好父亲。在我需要他的时刻:留守时,入学时,伤心难过时……他总是缺席。我曾在无人陪护的封闭病房里写下日记:“刚刚看完电影《银河补习班》,不禁泪流满面,很久没有见到爸爸了。家里两代支援修建青藏铁路,爸爸从不提情怀,也从不说传承,只是和爷爷奶奶一样,献完青春献终身。”
虽然我总是埋怨父亲,也很少会提起他,但我从不怀疑他对我的爱——因为我知道,他在做更重要的事情。我清楚地记得,他会给我榨鲜果汁,并悄悄在里面加一块生姜暖胃,会把做好的臊子提前给我盛一碗,也会笨拙地给我整理衣角、扎辫子……在我的成长中他缺席了,但他赋予我的精神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我近二十年的岁月里,他给我的爱比海更深。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和姐姐都对甘于奉献的人充满敬佩。姐姐的未婚夫小李,同样是援藏者的后代,他从军校毕业后选择戍边墨脱。2013年10月,全长117公里、跨越6条断裂带的墨脱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当地不通公路的历史。在此之前,前往墨脱只能步行,既要翻过高耸的雪山、穿过原始森林、跨过40多条急流飞瀑,还要攀爬20多处悬崖绝壁,道路更是常年被积雪覆盖,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性命。
对于戍边墨脱的官兵们而言,需要应对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危险,雪山、峡谷、密林、沼泽地和冰河……但他们从不畏惧,向险而行:在泥水里披星戴月,在危情下挑灯夜战,在灾情下争分夺秒,在夜幕中百里驰援。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曾有人问小李,墨脱对他意味着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我们捍卫的土地,只要允许,我将在这里一直守下去、走下去。
像小李和父亲这样的边防官兵和援藏者,千千万万。一滴水流入戈壁荒滩,可能瞬间就会消失;千万溪流涌入沙漠,却能创造一个绿洲。他们来到边疆,来到西藏,目的只有一个:建设边疆。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不知不觉中,父亲和小李已成为我的榜样,成为指引我的精神灯塔。在这江河奔腾的大好时代,我希望毕业后也能扎根雪域高原,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商学院学生)
(编辑:马永)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