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重要节庆、活动,崇圣寺都会举行升国旗、奏国歌仪式。
见证民族团结历史
在苍山洱海之间巍然屹立的崇圣寺三塔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地标性建筑,在岁月的长河中,沐浴了千年的日月光辉,见证了大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大理崇圣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是南诏、大理国时期著名的皇家寺院。自古以来,崇圣寺在建筑、艺术、民俗、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充分展现出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边疆稳定的风貌。
崇圣寺主塔千寻塔建于公元8世纪至9世纪,是当时我国流行的密檐式砖塔标准样式,整体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是唐朝派遣能工巧匠到南诏帮助修建完成的。南北两座小塔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属唐代密檐塔向宋代楼阁塔的过渡形式,为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单从三座塔的建塔风格上,不难看出,早在唐宋时期,大理与中央政府保持着紧密联系,也足以证明当地少数民族对于汉文化的热衷与吸纳。
此外,宋代《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也描绘了宋代大理周边16个不同民族首领到崇圣寺朝拜的情景,呈现出周边各民族和谐友好、交流互鉴的一幕。如今,崇圣寺将“张胜温画卷”木雕镶嵌于大雄宝殿内壁,让参观者从中感受到各民族向往团结统一的美好愿望。
这样的多民族文化融合交流,在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二日,来自各地的商贩聚集于大理三月街进行商贸和文化交流。三月街最早可溯源至唐代,崇圣寺每年设坛邀请高僧大德讲经论法,各族群众远道而来,聚集在崇圣寺附近,搭棚礼拜听经,慢慢形成了集市。千年来,三月街的影响力辐射至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南亚、东南亚。现在,“三月街民族节”成为大理州民族团结的体现。
民族团结一家亲。 本文图片由崇圣寺提供
千年时光中,崇圣寺始终是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维系着当地各民族的情感。明朝正德乙亥年间,大理发生强烈地震,崇圣寺遭受重创,周边各族村民筹集资金、出工出力,修复崇圣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崇圣寺毁于兵燹和自然灾害,仅存三塔。周边各族村民自发保护三塔,爱护三塔一砖一瓦。
如今,崇圣寺延续自古以来维护民族团结的传统,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正如方丈崇化法师所说:“崇圣寺是宗教活动场所。在边疆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团结是寺院的重要工作。”
牢记嘱托,积极参与洱海保护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在大理洱海边作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崇圣寺积极响应,倡议信众投身洱海保护工作。
2017年4月,崇圣寺举办“弘法保护洱海、讲经细说生态”活动,诠释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大力倡导保护洱海、保护生态环境,发放宣传资料近3000份。来自周边汉、白、彝、藏等多个民族的信众,以及到崇圣寺旅游的游客也参与其中。崇化法师在讲经活动中倡议大家在洱海的核心保护区域不要违章建房;不乱排放污水;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自觉保护洱海流域森林资源;树立森林防火意识,文明进香,严防火灾;节约用水,节约资源,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碗;认真执行“禁磷”“禁白”规定,不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和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等有害物质;合理放生,科学护生,坚决杜绝各种违规行为,保护洱海,保护共同的家园。
同年5月,大理州佛教协会响应号召,在崇圣寺举行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启动仪式,为助力洱海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建共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暨和谐寺院
2018年10月1日,崇圣寺在山门广场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暨国旗国歌、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进宗教活动场所启动仪式。自“五进”活动开展以来,每逢重要节庆、活动,崇圣寺都会带领僧众和信众在山门广场悬挂国旗,举行升国旗、奏国歌仪式。在已开展14场的系列讲经活动中,每一讲都把“五进”内容融入其中,向僧众宣明事理。
崇圣寺与周边村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暨和谐寺院共建共创合作框架协议,在爱国主义教育、脱贫攻坚、慈善敬老、环境保护、治安消防、防洪抗旱等方面开展共建共创。
2006年崇圣寺恢复重建至今,寺院吸纳周边村镇的富余劳动力,增加村民就业机会。直接参与寺院后勤服务的工作人员达50余人,为周边居民提供临时用工每月约500个工时。
家住大理镇下鸡邑村的小李和她的丈夫没有稳定的工作,家中上有两位年迈的双亲,下有两个需要抚养的孩子,平时只能靠打临时工勉强糊口。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李看到崇圣寺在招聘暑期服务员,便前往应聘。寺院得知小李的家庭情况后,决定给小李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并签订了用工协议。一个月后,寺院在补充安保人员时,又优先给小李的丈夫提供了安保员的岗位。现在,夫妻两人都在崇圣寺上班,解决了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寺院自养事业受到严重影响。周边村民自发给寺院送来自家产的米油、蔬菜和亲手织的毛衣毛袜等,帮助寺院渡过难关。
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2008年起,崇圣寺引进“光明计划”项目,先后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大理州等地义诊,使8000余人重见光明。
2019年春节前夕,崇圣寺组织开展到宾川、祥云两县走访、慰问、帮扶贫困户活动,看望孤儿,与村干部一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脱贫致富的长远措施。
2019年8月,崇圣寺举办一年一度的捐资助学活动,对下关一中、大理一中、大理州民族中学的6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高考学子进行爱心资助,每人5000元。其中包括大理一中的柳万青同学,当年以607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上海中医药大学。小柳家在宾川县金牛镇大新社区,父亲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祖母遭遇车祸,留有后遗症;姐姐正读大学。家里全靠母亲一人支撑,经济十分困难。这份5000元的助学金雪中送炭,帮助小柳解了燃眉之急。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故事”
大理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地缘相近、佛缘相通,崇圣寺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大理佛教界独特的优势,多次应邀到南亚、东南亚进行文化交流,加深睦邻友好关系,宣传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2007年至2017年间,崇圣寺成功举办7届“崇圣论坛”,邀请南亚、东南亚近30个友好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参加,成为大理乃至云南的一张对外友好交往的名片。2014年,崇圣论坛提出“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倡导“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佛教内部之间、佛教和其他宗教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交流,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携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崇圣寺始终明确方向、延续传统、保持创新。崇化法师表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宗教中国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民族报》(2022年5月31日 7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